代赠李以洪归洪州(其四)
绿壑丹崖迟君至,松巢不减住匡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静谧的山中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观来寄托情感与哲思。
首句“黄峰岧峣凌紫虚”,以“黄峰”比喻山峰,用“岧峣”形容其高耸入云,而“凌紫虚”则赋予了山峰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它直插天际,超越了世俗的界限。这样的开篇,既展现了山的雄伟壮观,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接着,“下有林堂宜读书”,诗人将读书的场景置于山下的林堂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学习氛围。这里的“林堂”既是实际的物理空间,也是心灵的避风港,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绿壑丹崖迟君至”,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色,绿意盎然的山谷与色彩斑斓的岩石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这不仅是对外在景物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映照,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最后,“松巢不减住匡庐”,以“松巢”比喻居住之所,与“住匡庐”形成呼应,暗指诗人向往像陶渊明那样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蕴含了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由、知识、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词语解释
不减的意思:◎ 不减 bùjiǎn[no less than] 不次于,不少于其英雄本色不减当年...
丹崖的意思:绮丽的岩壁。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丹崖嶮巇,青壁万寻。” 唐 李白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诗:“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明 刘基 《徐资深华山图》诗:“ 华 岳插天七千丈,丹崖翠壁开仙掌。”...
读书的意思:◎ 读书 dúshū(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她读书很用功...
匡庐的意思:指 江西 的 庐山 。相传 殷 周 之际有 匡俗 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后汉书·郡国志四·庐江郡》“ 寻阳 南有 九江 ,东合为 大江 ” 刘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远 《庐山记略》:“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际,隐遯潜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岭,时谓所止为仙人之庐而命焉。” 唐 白居易 《草堂记》:“ 匡庐 奇秀,甲天下山。” 明 吴国伦 《鄱阳湖》诗:“欲向 匡庐 卧白云, 宫亭 水色昼氤氲。” 鲁迅 《热风·估<学衡>》:“ 匡庐 峨眉 ,山也,则曰纪游,采硫访碑,务也,则曰日...
紫虚的意思:天空。因云霞映日而天空呈紫色。 三国 魏 曹植 《游仙诗》:“意欲奋六翮,排雾凌紫虚。” 唐 宋之问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云罕明丹壑,霜笳彻紫虚。” 清 方文 《都昌怀古七咏·苏真君躭》:“一日乘白鹤,如云翔紫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