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病目作近体诗五首(其五)赏析

病目作近体诗五首(其五)

宋 · 晁说之
愁极犹知吾道尊,尚烦几许北堂萱。
善人在疚乡评减,老物可憎天意存。
漫使楚囚临澧浦,难教汉使识河源。
著书昔日年犹少,老意今朝欲绝言。

注释

愁极:极度忧愁。
吾道尊:我道路的崇高。
北堂萱:家中的萱草(古人以萱草象征母亲,此处可能指代家庭事务)。
善人:善良的人。
疚:内心愧疚。
乡评:乡邻的评价。
老物:老朽的人。
天意:上天的意志。
楚囚:被囚禁的楚人(借指受困者)。
澧浦:澧水边的地区。
汉使:汉朝使者。
河源:黄河的源头。
著书:著述书籍。
年犹少:年轻时。
老意:衰老的心境。
绝言:不再言语。

翻译

极度忧愁中仍知我道路崇高,还要忍受家中萱草的忧虑。
善良的人因内心愧疚,乡邻评价降低;老朽虽惹人厌,上天的意志却依然存在。
不要让被囚禁的楚人靠近澧浦,也无法让汉使真正理解河的源头。
昔日著书时我还年轻,如今老去,连言语都感到力不从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题为《病目作近体诗五首(其五)》。诗中表达了诗人在极度忧虑中仍坚守道义的坚韧,以及对年老体衰和世态炎凉的感慨。"愁极犹知吾道尊",表明他在困境中仍坚信自己的道德立场;"尚烦几许北堂萱",借北堂萱(古人常以萱草比喻母亲,此处可能暗示对家人的担忧)表达对亲人的挂念。"善人在疚乡评减",反映出社会对善良人遭遇困境的评价有所降低;"老物可憎天意存",则流露出对老年境遇的无奈,认为即使被人厌弃,天意依然存在。

"漫使楚囚临澧浦",诗人自比为被贬的楚囚,身处偏远之地,暗示了生活的艰难;"难教汉使识河源",借汉使不知源头暗指自己处境的复杂,难以被人理解。最后两句"著书昔日年犹少,老意今朝欲绝言",回忆年轻时著书立说的时光,与如今老去无力言说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忧患意识,又有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