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子由三首兼别迟(其三)
宋 · 苏轼
两翁归隐非难事,惟要传家好儿子。
忆昔汝翁如汝长,笔头一落三千字。
世人闻此皆大笑,慎勿生儿两翁似。
不知樗栎荐明堂,何以盐车压千里。
忆昔汝翁如汝长,笔头一落三千字。
世人闻此皆大笑,慎勿生儿两翁似。
不知樗栎荐明堂,何以盐车压千里。
注释
两翁:指两位老翁。归隐:退隐,不问世事。
非难事:并非难事。
惟要:只须。
传家:传承家族。
好儿子:有出息的儿子。
汝翁:你的祖父。
如汝长:像你现在一样长大。
三千字:形容文采出众。
皆大笑:都嘲笑。
慎勿:千万不要。
生儿:生育儿子。
两翁似:像两位老翁一样。
樗栎:比喻才能平庸的人。
荐明堂:被选拔到重要的位置。
何以:凭什么。
盐车:古代用来拉重物的车子,比喻艰巨的任务。
压千里:承受千里的重量。
翻译
两位老翁归隐不是难事,关键是要有个好接班的儿子。回想你爷爷当年就像你现在一样,一挥笔就写下三千字。
世人听到这个都会大笑,千万不能生个像两位老翁一样的儿子。
不知道这样的儿子将来能否成为栋梁,怎么能承受得起重任如同盐车载重千里呢。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家庭和教育理念的诗歌,诗中通过对比和反思,传递了深刻的思想。
"两翁归隐非难事,惟要传家好儿子。" 这两句强调了要有优秀的后代来继承家族的精神和事业。"两翁" 指的是父子或师生之间的关系,而"归隐"则象征着退隐山林,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诗人认为这种选择并不困难,但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的后代。
"忆昔汝翁如汝长,笔头一落三千字。" 这两句是对过去的一种回忆和赞颂。"汝翁" 指的是古代有才华的人物,这里用来形容一个学识渊博、文思泉涌的长者。"笔头一落三千字" 则形容其文辞丰富,下笔千言。
然而紧接着的"世人闻此皆大笑,慎勿生儿两翁似。" 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对这种理想化描述的嘲讽态度。人们听后可能会感到难以置信甚至嘲笑,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达到这样境界的人实在太少。
最后两句"不知樗栎荐明堂,何以盐车压千里。" 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怀念之情,以及对物质财富与精神价值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樗栎" 在古代常用来比喻贤才,而"荐明堂" 则暗示这些贤才能够光耀门庭,影响后世;而"盐车压千里" 则象征着物质财富的沉重和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教育、传统文化以及精神价值与物质财富之间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