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社酒边韵
宋 · 赵必?
规规为愚傲为颖,晨华夕丧何足逞。
对山悠然此心领,谁歌白雪妙于郢。
题破蜀笺为红杏,昼游苦短烛堪秉。
愧我寒蜩嘒如哽,堕身千仞求长绠。
移文鸥社盟莫冷,共嚼梅花醉香影。
对山悠然此心领,谁歌白雪妙于郢。
题破蜀笺为红杏,昼游苦短烛堪秉。
愧我寒蜩嘒如哽,堕身千仞求长绠。
移文鸥社盟莫冷,共嚼梅花醉香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规规:规矩、平凡。愚傲:愚蠢与聪明的反义,这里指独特。
晨华:早晨的光彩。
夕丧:傍晚消逝。
郢:古代楚国的都城,这里代指高超的艺术水平。
红杏:春天的杏花,象征美好景色。
烛堪秉:形容蜡烛可以用来照明。
寒蜩:寒冷季节的蝉,比喻处境艰难的人。
长绠:长绳,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出路。
鸥社:鸥鸟聚集的地方,象征自由或隐逸生活。
梅花醉香:梅花的香气令人陶醉。
翻译
规矩被视为愚蠢,独特被视为聪明,早晨的光彩傍晚消逝,这又能炫耀什么呢。对着山峦悠然自得,心中领悟无言表达,谁能像郢都的歌手那样唱出《白雪》的绝妙之音。
在蜀地的纸上题诗,描绘出红杏春色,白天游玩时光短暂,只有蜡烛能照亮前行。
我惭愧如寒蝉鸣叫哽咽,身处千仞高崖,渴望得到长长的绳索以自救。
不要让鸥鸟社团的约定冷却,让我们共享梅花的香气,沉醉在月影中。
鉴赏
这首诗以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个人情感的流露。首句“规规为愚傲为颖”,寓意在世俗的标准中,拘泥于常规被视为愚,特立独行则被视为颖,暗含对世俗观念的反思。接下来,“晨华夕丧何足逞”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认为无论聪明或愚钝,早晚都会消逝,不足以夸耀。
“对山悠然此心领”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超脱心境,暗示他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与自在。“谁歌白雪妙于郢”借用《阳春白雪》的典故,表达对高雅艺术的向往和自我欣赏之情。
“题破蜀笺为红杏”借题发挥,将饮酒作诗的情境与春天的生机相联系,体现出诗人的文人雅趣。“昼游苦短烛堪秉”进一步强调时光易逝,珍惜当下,借烛光延长白天的乐趣。
“愧我寒蜩嘒如哽”运用蝉鸣的意象,表达诗人对自己境遇的自嘲,如同寒蝉鸣叫般微弱而难以舒展。“堕身千仞求长绠”比喻自己身处困境,渴望有所突破,寻求解脱。
最后两句“移文鸥社盟莫冷,共嚼梅花醉香影”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保持深厚友谊,共享清雅之乐,即使在困顿中也能醉于梅花香气,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哲理性的思考,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体现了宋代理性与感性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