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吴三桂赏析

吴三桂

清 · 张洵佳
三桂王滇黔,其时年已老。
再迟十数年,其人死已早。
迨彼伏冥诛,然后盬其脑。
耿尚皆狂童,撤之无不了。
惟有三桂藩,暂令及身保。
猝然捣其穴,搏兽兽必咬。
胡不缓须臾,大祸化为小。
当时明珠辈,未免嫌草草。
幸而遇真人,神武伸天讨。
迨至渠魁亡,欃枪一齐埽。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历史视角,描绘了吴三桂在清朝历史中的角色与影响。诗中通过“三桂王滇黔”开篇,点明了吴三桂在云南、贵州等地的势力范围,以及他晚年时的境况。接着,“再迟十数年,其人死已早”,暗示了如果吴三桂晚些年去世,可能历史的走向会有所不同。

“迨彼伏冥诛,然后盬其脑。”这一句描述了吴三桂最终被清算的命运,暗示了他作为反叛者的结局。接下来,“耿尚皆狂童,撤之无不了。”通过对比,强调了吴三桂与其他人的不同,暗示他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惟有三桂藩,暂令及身保。”指出吴三桂在一定时期内得以保全,但这种保全是暂时的。“猝然捣其穴,搏兽兽必咬。”形象地描绘了吴三桂势力的崩溃,如同猛兽被攻击后必定反击。

“胡不缓须臾,大祸化为小。”表达了如果吴三桂能稍作等待,或许可以避免更大的灾难。然而,“当时明珠辈,未免嫌草草。”批评了当时的人们对于吴三桂的处理过于仓促。

最后,“幸而遇真人,神武伸天讨。”提到幸运地遇到了能够公正处理此事的领导者,展现了对正义的渴望。“迨至渠魁亡,欃枪一齐埽。”总结了吴三桂的最终命运,以及随之而来的是对乱局的平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三桂生平和结局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权力、忠诚、时机等主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