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石关(即第一关)赏析

石关(即第一关)

明 · 王履
裂石为关似洞门,天悭神秀此相分。
不曾临涧先眠石,未暇登峰且看云。
鸟哢只从中界断,松声专许上方闻。
谁人更似周征士,不怕钟山孔氏文。

拼音版原文

lièshíwèiguāndòngméntiānqiānshénxiùxiāngfēn

cénglínjiànxiānmiánshíwèixiádēngfēngqiěkànyún

niǎolòngzhīcóngzhōngjièduànsōngshēngzhuānshàngfāngwén

shuíréngèngzhōuzhēngshìzhōngshānkǒngshìwén

词语解释

不曾的意思:◎ 不曾 bùcéng(1) [never] 没有,从来就没有一生不曾见过这种人(2) 亦作“未曾”...

不怕的意思:◎ 不怕 bùpà[be not afraid of;not fear] 不畏惧;不害怕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真理,它是不怕批评的◎ 不怕 bùpà[even if] ——连词。犹言纵然,即使比如童生进了学,不怕十几岁,也称为“老友”;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还称“小友”。——《儒林外史》...

从中的意思:◎ 从中 cóngzhōng(1) [from among]∶从…人或事物之中(2) [therefrom]∶从这(那)里这种使用中材料的展览可以使人们从中获得客观的情报...

方闻的意思:(1).博洽多闻。《汉书·武帝纪》:“今礼崩乐坏,朕甚閔焉。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 刘壎 《隐居通议·杂录》引 宋 咸淳 六年二月一日诏书:“今天下方闻之士,素所藴抱,有志当世。” 康有为 《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其博学方闻之士,文章尔雅,援引今故,间徵子纬,旁及异域,则以为犯功令而黜落之。”(2).指博洽多闻之士。 黄人 《<清文汇>序》:“虽网罗未广,疏漏正多,尚有俟海内方闻,俛为增益。”(3).见“ 方闻科 ”。...

界断的意思:划断;分开。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十章二一》:“截分三品,推高圣人,既非《中庸》之本旨。且求诸本文,顺势趋下,又初未尝为之界断。《章句》於是不能无训詁气矣。”...

鸟哢的意思:鸟鸣。 晋 陶潜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之一:“鸟哢欢新节,泠风送餘善。” 唐 苏颋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哢声声入管絃。” 宋 陆游 《数日寒顿减颇有春意感怀赋短歌》:“林梢报梅白,水际闻鸟哢。”...

上方的意思:(1).前面。《史记·滑稽列传禇少孙论》:“﹝臣﹞窃不逊让,復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於左……以附益上方 太史公 之三章。”(2).古代阴阳五行家指东方和北方。《汉书·翼奉传》:“上方之情乐也,乐行姦邪,辰未主之。”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上方谓北与东也,阳气所萌生,故为上。”(3).天上;上界。《云笈七籤》卷二二:“上方九天之上,清阳空虚之内,无色无象,无形无影。” 元 郑廷玉 《忍字记》楔子:“有上方贪狼星,乃是第十三尊罗汉,不听我佛讲经説法。”《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七回:“此物出於西域,非人间可...

神秀的意思:(1).神奇秀美。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序》:“ 天台山 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 唐 杜甫 《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万松叠翠》、《万横香雪》二图,寄韵设色,并极神秀。”(2).聪明俊秀。 唐 杜甫 《和少府宴书斋》:“才士得神秀,书斋闻尔为。”(3).指神采秀发。 唐 杜牧 《杜秋娘》诗:“眉宇儼图画,神秀射朝辉。”...

谁人的意思:何人;哪一个。《吕氏春秋·贵信》:“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唐 王建 《簇蚕辞》:“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晦翁 断了此事,自家道:‘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川剧《五台会兄》:“ 杨延德 :谨遵师命。(内马叫)师父! 五台山 清静的禅院,谁人的马叫?”...

松声的意思:松涛声。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俯视崝嶸,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 宋 王安石 《欹眠》诗:“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隔墻一望,里面塔影冲霄,松声满耳,香烟冷落,殿宇荒凉。”...

未暇的意思:谓没有时间顾及。 汉 张衡 《东京赋》:“因 秦 宫室,据其府库,作 洛 之制,我则未暇。” 汉 刘桢 《杂诗》:“驰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 镜机子 曰:﹞‘此肴饌之妙也,子能从我而食之乎?’ 玄微子 曰:‘予甘藜藿,未暇此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曾名品之未暇,何事理之能闲哉!”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如右所言,大抵关於种类,而於情伪得失,未暇论也。”...

相分的意思:谓使互相增进契分,情谊。《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太祖 征 吴 , 原 从行,卒” 裴松之 注引《邴原别传》:“ 兖 豫 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 清 黄生 《义府》卷下:“《季汉书·邴原传》:‘当以书相分。’言以书荐之,使相契分也。”佛教语。法相宗所说的学说。与“见分”相对。谓认识和感知的对象。 清 龚自珍 《最录<八识规矩颂>》:“每支各摄证自证分、自证分、相分、见分等。”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缘色及空,以为相分。”...

征士的意思:出征的士兵。 明 陈恭尹 《虎邱题壁》诗:“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

只从的意思:自从。 金 元好问 《归舟怨》诗:“只从问得狂夫处,夜夜梦到 洛阳 城。” 金 元好问 《薛明府去思口号》之一:“只从明府到,人信有清官。”...

钟山的意思:(1).山名。在 昆仓 西北。一说即 昆仑 。其地多产美玉。《吕氏春秋·士容》:“故君子之容纯乎其若 钟山 之玉,桔乎其若陵上之木。”《淮南子·俶真训》:“譬若 钟山 之玉,炊以鑪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 高诱 注:“ 崑崙 也。”《楚辞·严忌<哀时命>》:“愿至 崑崙 之 悬圃 兮,采 钟山 之玉英。” 王逸 注:“ 钟山 ,在 崑崙山 西北。”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絃以 园客 之丝,徽以 钟山 之玉。”(2).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地处极北,为苦寒之地。《山海经·海外北经》:“ 钟山 之神,...

中界的意思:(1).交界处。 明 杨循吉 《苏谈·韩公有度量》:“ 梧州 ,两 广 中界也。”(2).指人间。与上界(仙境)、下界(阴间)相对。《四游记·祖师入天宫收华光》:“乞我主宽恩,容 华光 去中界,助收黑气,若有功之日,将功折罪。”《说岳全传》第八十回:“臣查得中界 道君皇帝 元日郊天,误写表文。”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六篇:“ 玄天上帝 以水服之,使走人间,托生 萧氏 ,是为 华光 ,仍有神通,与神魔战,中界亦鼎沸。”...

专许的意思:擅自许诺。《三国志·吴志·吕范传》:“初 策 使 范 典主财计, 权 时年少,私从有求, 范 必关白,不敢专许,当时以此见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