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者自号
眼拙摇空花,耳拙起虚鸣。
手拙持战栗,足拙方欹倾。
寸心更苦拙,百事无一成。
语言拙少味,交游拙寡情。
学拙志虑耗,道拙忧患并。
行当死于拙,掩骨依先茔。
傍人笑我拙,我拙亦有程。
圣贤既不辞,愚下孰敢争。
孔子拙陈蔡,伊尹拙割烹。
吕拙钓尚直,陶拙琴无声。
夷齐拙不食,古道谁人行。
我拙不有命,我拙自有诚。
宁甘抱拙枯,不作背拙荣。
传拙与子孙,用拙尽平生。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拙者自号》,他以“拙”自嘲,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和自我认同。诗中通过描绘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拙”,如眼拙、耳拙、手足拙、言语拙等,展现了作者对自己笨拙性格的接纳和自嘲。他引用了孔子、伊尹、吕尚、夷齐等历史人物的“拙”事例,表明即使圣贤也有其独特的拙处,而这种拙实则是他们坚守道义的表现。
诗中“我拙不有命,我拙自有诚”一句,揭示出作者认为自己的拙并非命运使然,而是出于内心的真诚和执着。他宁愿选择“宁甘抱拙枯,不作背拙荣”,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愿为了表面的荣耀而违背本性。最后,“传拙与子孙,用拙尽平生”表达了他对拙的传承,希望后辈也能理解并实践这种拙朴的人生哲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寓言式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以及对拙朴生活的坚守。
词语解释
百事的意思:各种事务;事事。《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孔 传:“ 舜 举八凯,使揆度百事,百事时叙,无废事业。”《史记·淮阴侯列传》:“审豪氂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 吕公忌 曰:‘九日天明时,以片餻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 茅盾 《子夜》十七:“我就是百事无味,心神不安!”...
抱拙的意思:持守愚拙。谓不投机取巧。《古尊宿语录》:“ 云峯 悦禪师 语録《颂古》:‘抱拙 少林 已九年, 赵州 忽长庭前柏,可怜无限守株人,寥寥坐对千峯色。’” 元 揭傒斯 《题<渊明抚松图>》诗:“抱拙辞下邑,旷然获所安。” 清 宗元豫 《七夕集晓榭》诗:“白头甘抱拙,那望鹊桥迴。”...
不作的意思:(1).不兴起;不兴盛。《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孔颖达 疏:“不作,谓不动作也。”《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 赵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兴。”《韩诗外传》卷三:“无令财货上流,则逆不作。”《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昔 成 康 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 李善 注:“作,兴也。”(2).不耕作;不写作。《史记·赵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老残游记》第七回:...
不有的意思:◎ 不有 bùyǒu[be without;do not have;heve not;there is no (not)] 没有无所不有。——《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不食的意思:(1).不吃。《论语·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太后怒,不食。”(2).指不食之地。 唐 柳宗元 《连州司马凌君权厝志》:“是州之南,有大冈不食,吾甚乐焉,子其以是葬吾。”详“ 不食之地 ”。...
不辞的意思:◎ 不辞 bùcí[be willing to] 乐意去干,不辞让或不推辞不辞劳苦...
寸心的意思:◎ 寸心 cùnxīn(1) [feelings]∶微小的心意略表寸心(2) [in mind]∶心;心里得失寸心知...
割烹的意思:(1).亦作“ 割亨 ”。割切烹调,泛指烹饪。《周礼·天官·外饔》:“掌外祭祀之割亨。”《孟子·万章上》:“人言 伊尹 以割烹要 汤 ,有诸?”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儒》:“ 伊尹 以割烹事 汤 , 百里 以饭牛要 穆公 。”(2).指极刑。割,斩杀;烹,放进汤锅煮死。 唐 韩愈 《通解》:“故 龙逢 哀天下之不仁,覩君父百姓入水火而不救,於是进尽其言,退就割烹。”...
割烹的意思:(1).亦作“ 割亨 ”。割切烹调,泛指烹饪。《周礼·天官·外饔》:“掌外祭祀之割亨。”《孟子·万章上》:“人言 伊尹 以割烹要 汤 ,有诸?”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儒》:“ 伊尹 以割烹事 汤 , 百里 以饭牛要 穆公 。”(2).指极刑。割,斩杀;烹,放进汤锅煮死。 唐 韩愈 《通解》:“故 龙逢 哀天下之不仁,覩君父百姓入水火而不救,於是进尽其言,退就割烹。”...
古道的意思:◎ 古道 gǔdào(1) [ancient rules and methods]∶传统的正道。今通称不趋附流俗,守正不阿为古道夫重怀古道,枕籍诗书,危不能安,乱不能治,邮里逐鸡难,亦无党也。——汉· 桓宽《盐铁论·殊路》(2) [simple and unsophisticated]∶古朴古道热肠忠厚古道(3) [old road]∶古旧的路径踏上石子铺的古道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唐· 李白《忆秦娥》...
寡情的意思:◎ 寡情 guǎqíng[feelingless;be devoid of human warmth] 薄情,缺少情义寡情薄义...
何为的意思: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
交游的意思:[释义](动)〈书〉结交朋友。 [构成]偏正式:交〔游 [例句]他广泛地交游。(作谓语)[同音]郊游、焦油...
空花的意思:见“ 空华 ”。...
孔子的意思:◎ 孔子 Kǒngzǐ[Confucius] (公元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幼年生活贫困。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50岁时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后同学生周游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事业,传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以巩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对苛政。伦理思想上宣传“仁&rd...
平生的意思:[释义](1) (名)终身;一生。 (2) (副)从来。 [构成]偏正式:平(生 [例句]他把入党看做是平生的大事。(作定语)[同音]平声...
欹倾的意思:(1).歪斜;歪倒。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连拳偃蹇,仑菌踡嵼,傍欹倾兮。” 唐 元稹 《连昌宫词》:“舞榭欹倾基尚在,文窗窈窕纱犹緑。” 宋 王禹偁 《省试三杰佐汉孰优论》:“鼎去一足,则有欹倾之虞。” 清 吴伟业 《浣溪沙》词:“细拨薰炉香繚绕,嫩涂吟纸墨欹倾。”(2).形容道路崎岖。 唐 杜甫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诗:“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宋 范成大 《四十八盘》诗:“詰曲不前如宦拙,欹倾当面似交难。若将世路比山路,世路更多千万盘。”...
圣贤的意思:◎ 圣贤 shèngxián[sage]圣人与贤人的合称;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谁人的意思:何人;哪一个。《吕氏春秋·贵信》:“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唐 王建 《簇蚕辞》:“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晦翁 断了此事,自家道:‘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川剧《五台会兄》:“ 杨延德 :谨遵师命。(内马叫)师父! 五台山 清静的禅院,谁人的马叫?”...
吾生的意思:(1).谓己之生命。《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清 陈维崧 《唐多令·重九后食蟹半醉作》词:“半醉睨吴钩,吾生行且休。”(2).对同辈或卑幼者的敬爱之称。 晋 陆机 《赠潘岳》诗:“僉曰吾生,明德惟允。” 南朝 宋 谢瞻 《答灵运》诗:“牵率詶嘉藻,长揖愧吾生。”...
无声的意思:◎ 无声 wúshēng[silent;noiseless] 没有一点声音无声无息...
下孰的意思:丰收的年成,按其情况分为上孰、中孰、下孰三等。孰,丰年。《汉书·食货志下》:“是故善平糴者,必谨观岁有上中下孰。上孰其收自四,餘四百石;中孰自三,餘三百石;下孰自倍,餘百石。”...
先茔的意思:先人坟茔。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 敬皇后 梓宫,启自先塋,将祔于 兴安陵 。” 宋 范公偁 《过庭录》:“尔何所见,吾正恐愚民致疑,害尔先塋耳。” 清 龚自珍 《某生与友人书》:“君家先塋 邓尉 侧,佳木生之杂紺碧。”...
行当的意思:[释义](1) (名)〈口〉(行当儿)行业。他是做理发行当的。(作宾语) (2) (名)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如京剧的生、旦、净、丑。 [构成]偏正式:行(当...
眼拙的意思:目光迟钝;视力差。后多用作套语。 唐 张鷟 《游仙窟》:“忿 秋胡 之眼拙,枉费黄金;念 交甫 之心狂,虚当白玉。”《水浒传》第七二回:“在下眼拙,失忘了足下,适蒙呼唤,愿求大名。”《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足下恕我眼拙,一时想不起那里会过。” 老舍 《茶馆》第一幕:“喝! 马五爷 ,您在这儿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
依先的意思:依旧,照旧。《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你如今依先做这道路,习爷的生意,卖些胭脂、绒綫。”《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夜间打扮着平常人来,演习到天明,依先回庙里去。”...
夷齐的意思:伯夷 和 叔齐 的并称。《孔丛子·陈士义》:“ 夷 齐 无欲,虽 文 武 不能制。” 唐 李白 《梁园吟》:“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 夷 齐 事高洁。” 廖仲恺 《有感》诗:“扣马 夷 齐 思止暴,亡羊 臧 谷 共伤时。”参见“ 夷叔 ”。...
伊尹的意思:商汤 大臣,名 伊 ,一名 挚 ,尹是官名。相传生于 伊水 ,故名。是 汤 妻陪嫁的奴隶,后助 汤 伐 夏桀 ,被尊为阿衡。 汤 去世后历佐 卜丙 (即 外丙 )、 仲壬 二王。后 太甲 即位,因荒淫失度,被 伊尹 放逐到 桐宫 ,三年后迎之复位。《尚书·伊训》:“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 伊尹 祠于先王。”《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伊尹 放 大甲 而相之,卒无怨色。” 杜预 注:“ 大甲 , 汤 孙也,荒淫失度。 伊尹 放之 桐宫 三年,改悔而復之,而无恨心。”《吕氏春秋·本味》:“ 有侁氏 女子采桑,得婴...
一成的意思:(1).古谓方十里之地。《周礼·地官·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四野” 汉 郑玄 注:“甸方八里,旁加一里,则方十里为一成。”《易·讼》“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 唐 孔颖达 疏:“三百户者,一成之地也。” 宋 胡锜 《代田万顷到任谢表》:“一成立中兴之基,大披图籍;九井张太平之纪,丕混车书。” 清 顾炎武 《杨明府永言昔在崑山今复来吴下感旧有赠》诗:“与君遵晦意,不负一成谋。”参见“ 一成一旅 ”。(2).谓一经成就。 汉 王充 《论衡·率性》:“十五之子,其犹丝也。其有所渐化为善...
忧患的意思:◎ 忧患 yōuhuàn[suffering;misery;hardship] 忧虑、祸患生于忧患。——《孟子·告子下》...
有命的意思:(1).天命。有,助词。《诗·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 晋 陆云 《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有命再集,皇舆凯归。”(2).天命所归之人。古代称天子。《书·伊训》:“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 孔颖达 疏:“天不能自诛于 桀 ,故借手于我有命之人,谓 成汤 也。”《书·咸有一德》:“皇天不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 孔 传:“有天命者开道之。”(3).由命运主宰。《论语·颜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善尚...
有程的意思:有期限;有定额。 汉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官作自有程,与筑谐汝声。”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五:“ 淮南 全椒县 有 丁新妇 者,本 丹阳 丁氏 女,年十六,适 全椒 谢 家。其姑严酷,使役有程。不如限者,仍便笞捶不可堪。”...
愚下的意思:(1).愚昧卑下。 唐 李白 《上云乐》:“ 女媧 戏黄土,团作愚下人;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2).指知识不多、地位卑下的人。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以棋为易解,则如 旦 聪明尚或不能;以为难解,则愚下小人往往造於精絶。”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四:“然则六经简要,愚下独不得晓耶?”...
语言的意思:◎ 语言 yǔyán[language] 用以表达情意的声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关系,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战栗的意思:◎ 战栗 zhànlì[tremble; shiver] 战抖竭力克制因过分激动而引起的战栗...
志虑的意思:(1).精神;思想。《周礼·考工记·弓人》:“凡为弓,各因其君之躬志虑血气。” 郑玄 注:“又随其人之情性。”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侍中、侍郎 郭攸之 、 费禕 、 董允 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宋 叶适 《陈叔向墓志铭》:“君既与 魏益之 游,每恨志虑昏而无所明,记忆烦而不足赖。”(2).指志愿。 明 陈子龙 《郡斋春日》诗:“物候感迁化,志虑空蹉跎。”...
自名的意思:(1).自称;自命。 宋 苏轼 《辛丑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作口号》:“诗人如布穀,聒聒常自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金史·陈规传》:“南渡后,諫官称 许古 、 陈规 ,而 规 不以訐直自名,尤见重云。”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虽然自名为‘文艺独白’,但照 林先生 的看法来判断,‘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其实也正是‘杂文’。”(2).因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而闻名。《南史·文学传·吴均》:“先是, 均 将著史以...
子孙的意思:◎ 子孙 zǐsūn(1)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儿子和孙子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2) [descendants;offspring;posterity]∶泛指后代子孙相继为王。——《战国策·赵策》(3) 又子孙侯者。人主之子孙。远者及其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