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访陈振狂不值赏析

访陈振狂不值

明 · 佘翔
为爱幽栖客,停舟问草堂。
片云移远树,孤雁带斜阳。
招隐诗空咏,谈玄意不忘。
柴门秋色里,何处采幽芳。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访陈振狂不值》描绘了一幅访友未遇的静谧秋景。首句“为爱幽栖客”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敬仰,他特意前来拜访。次句“停舟问草堂”写诗人停下船询问友人住所,显示出其对友情的执着。

“片云移远树,孤雁带斜阳”两句通过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寂寥而深沉的氛围。片云飘过,远处的树木也随之移动,一只孤雁在夕阳下独自飞翔,这些画面寓言了友人可能的远离尘世,生活简静。

“招隐诗空咏,谈玄意不忘”表达了诗人虽然未能与友人相见,但对友人隐逸的生活方式和哲学思想仍然心存怀念,即使只是吟咏招隐诗,也难以忘怀他们的深邃交谈。

最后,“柴门秋色里,何处采幽芳”以秋日柴门前的景色作结,暗示友人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幽香,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未知的探寻和对友人生活态度的羡慕。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挂念。

词语解释

草堂的意思:◎ 草堂 cǎotáng[thatched cottage] 草庐。隐者所居的简陋茅屋...

柴门的意思:◎ 柴门 cháimén[gate made of wood or tree trunk] 用零碎木条木板或树枝做成的门,旧时也比喻贫苦人家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孤雁的意思:见“ 孤鴈 ”。...

何处的意思: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片云的意思:极少的云。 南朝 梁简文帝 《浮云诗》:“可怜片云生,暂重復还轻。” 唐 杜甫 《野老》诗:“长路关心悲 剑阁 ,片云何事傍琴臺。” 清 王夫之 《咏怀次韵》之二:“雷声偶逐片云起,轻碧无劳过雨凝。”...

秋色的意思:◎ 秋色 qiūsè(1) [autumn]∶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2) [autumn scenery]∶秋天的景色秋色宜人...

谈玄的意思:(1).谈论玄理。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王夷甫 容貌整丽,妙於谈玄。” 范文澜 《<唐代佛教>引言》:“ 南朝 士大夫有谈玄(玄学也是一种麻醉剂)的习惯。”(2).谈论宗教义理。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十一·灵润》:“加以性爱林泉,捐诸名利,弊衣麤食,谈玄为本。”(3).玄学内容之一。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 唐 人讲的玄学内容仍不出于三玄,而且分开来讲,称《易经》为‘真玄’,《老子》为‘虚玄’,《庄子》为‘谈玄’。”...

斜阳的意思:◎ 斜阳 xiéyáng[setting sun]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玄意的意思:犹玄理。 元 无名氏 《博望烧屯》第一折:“数下皇极,课传《周易》,知天理,饱养玄机,常有那尊道德参玄意。” 明 唐顺之 《家居喜袁芳洲相过赋此为赠》诗之三:“知君昔日探玄意,定有真詮肯示予。”...

幽栖的意思:(1).幽僻的栖止之处。 唐 王昌龄 《过华阴》诗:“羇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絶。” 宋 范仲淹 《与孙元规书》:“肺疾未愈,赖此幽栖,江山照人,本无他望,以此为多。” 明 练子宁 《二月望日与饶隐君游玉笥山》诗:“上有 梅仙 采药之幽栖,下有 萧云 读书之故基。”(2).隐居。《宋书·隐逸传·宗炳》:“ 南阳 宗炳 、 雁门 周续之 ,并植操幽栖,无闷巾褐,可下辟召,以礼屈之。” 唐 白居易 《与僧智如夜话》诗:“懒钝尤知命,幽栖渐得朋。”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这确是一座好山……是理想的...

幽芳的意思:(1).清香。亦指香花。 唐 张九龄 《南还赠京都旧僚》诗:“欲赠幽芳歇,行悲旧赏移。” 唐 李商隐 《赠从兄阆之》诗:“城中猘犬憎兰佩,莫损幽芳久不归。” 宋 欧阳修 《丰乐亭记》:“日与 滁 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 朱丹 《高加索大道上》诗:“泉水在山谷里鸣唱,野花放散着幽芳。”(2).比喻高洁的德行。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惧老且死,不能振幽芳,昭遗绪,岂惟不肖又抱不孝之罪以殞!”...

招隐的意思:(1).征召隐居者出仕。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徵求尽。” 明 杨慎 《春兴》诗:“难教迟暮从招隐,拟把生涯学醉歌。” 清 周亮工 《与王启伯总戎》诗:“ 小山 有赋人招隐,大树无心世任看。”(2).招人归隐。 唐 骆宾王 《酬思玄上人林泉》诗:“闻君招隐地,髣髴 武陵 春。” 明 薛蕙 《草堂》诗:“珍重故人招隐意,草堂南郭可淹留。” 清 杨承宪 《三姝媚》词:“拂拂空香,引访秋骚客,来歌招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