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仆射出节山南
唐 · 孟郊
国老出为将,红旗入青山。
再招门下生,结束馀病孱。
自笑骑马丑,强从驱驰间。
顾顾磨天路,袅袅镜下颜。
文魄既飞越,宦情唯等闲。
羡他白面少,多是清朝班。
惜命非所报,慎行诚独艰。
悠悠去住心,两说何能删。
再招门下生,结束馀病孱。
自笑骑马丑,强从驱驰间。
顾顾磨天路,袅袅镜下颜。
文魄既飞越,宦情唯等闲。
羡他白面少,多是清朝班。
惜命非所报,慎行诚独艰。
悠悠去住心,两说何能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国老:指有威望的老臣。将:将领。
红旗:象征军旗或权力。
青山:青翠山色,寓意远方或理想。
结束:停止。
馀病孱:剩余的疾病和虚弱。
骑马丑:骑马姿势不佳。
驱驰:奔波忙碌。
磨天路:艰难的仕途。
袅袅:形容衰老。
文魄:文才。
宦情:做官的心情。
清朝班:清朝官僚阶层。
班:等级、行列。
惜命:珍惜生命。
慎行:谨慎行事。
悠悠:长久、犹豫。
两说:两种选择。
删:去除、决定。
翻译
国老担任将领,红旗飘扬入青山。再次招收门徒,结束疲惫和病弱。
自嘲骑马姿态丑,勉强参与奔忙。
环顾四周,遥望仕途漫长,镜中容颜日渐衰老。
文才已超越,对官场事务看淡如常。
羡慕那些年轻官员,大多出身清贵。
珍惜生命并非回报,谨慎行事实属不易。
去留之间犹豫不决,两种选择难以割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将军出征的情景,红旗在青山中飘扬,他再次召集手下生力,以结束那些微不足道的小疾病和孱弱之躯。诗人自嘲自己的骑术不佳,却不得不强行驱策前进。在回望天边的路时,只见尘土飞扬,映照在镜中,自己的面容也变得模糊不清。
"文魄既飞越"一句,可能是在比喻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态度已经超脱而去,而"宦情唯等闲"则表达了他对于世俗情感的淡然处之。接着是羡慕那些年轻面貌清秀的人,或许他们都是清朝的官员。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己生命不能如愿报效国家的遗憾,以及对于谨慎行事、独自面对艰难险阻的无奈。"悠悠去住心"一句,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胸怀,而"两说何能删"则像是诗人在询问,究竟还有什么是他能够改变的。
整首诗通过老将军出征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功名、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