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伯可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齐鲁多平原,江浙田高下。
戢戢如鱼鳞,土籍谁主者。
富人擅其利,失业悯孤寡。
方今用周礼,天官出经野。
古法虽可行,必得奉行者。
杨君古循良,暨阳小民社。
原隰遍咨询,辞色每宽假。
经营始不扰,期集乃多暇。
实惠苏困穷,先声走豪霸。
陇牛閒卧昼,邑犬不惊夜。
当年经行处,爱此憩棠舍。
鸠功首上计,列郡居其下。
倾城出送君,饥童控羸马。
坐中有狂生,出位独难咤。
均为受廛氓,关市不亲稼。
乡胥上下手,轻重意取舍。
仁公力救弊,立法宜少借。
圣朝天广大,焉用究纤罅。
议政罪甘诛,矧避官长骂。
戢戢如鱼鳞,土籍谁主者。
富人擅其利,失业悯孤寡。
方今用周礼,天官出经野。
古法虽可行,必得奉行者。
杨君古循良,暨阳小民社。
原隰遍咨询,辞色每宽假。
经营始不扰,期集乃多暇。
实惠苏困穷,先声走豪霸。
陇牛閒卧昼,邑犬不惊夜。
当年经行处,爱此憩棠舍。
鸠功首上计,列郡居其下。
倾城出送君,饥童控羸马。
坐中有狂生,出位独难咤。
均为受廛氓,关市不亲稼。
乡胥上下手,轻重意取舍。
仁公力救弊,立法宜少借。
圣朝天广大,焉用究纤罅。
议政罪甘诛,矧避官长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平原:平坦的土地。江浙:古代中国东南地区。
田高下:地势高低不平的农田。
土籍:土地的所有权或户籍。
富人:拥有财富的人。
失业:失去工作的人。
周礼:古代中国的礼制。
天官:古代官职,负责天文、地理等事务。
古法:古代的法律或规则。
循良:公正善良的官员。
暨阳:地名,可能指暨阳县。
咨询:征求意见。
宽假:宽容对待。
经营:治理,管理。
陇牛:指甘肃省的牛,此处泛指牛。
邑犬:城镇里的狗。
棠舍:休息的地方,可能是官署或公共场所。
上计:古代地方官员向上级报告财政状况。
狂生:行为放纵或有独立见解的人。
受廛氓:城市居民。
关市不亲稼:市场官员不直接参与农业生产。
乡胥:乡村的官吏。
轻重:赋税的轻重。
仁公:仁慈的官员。
立法:制定法律。
圣朝:圣明的朝代。
纤罅:细微的缝隙,比喻问题的细节。
议政:讨论政治事务。
官长:上级官员。
翻译
齐鲁地区多平原,江浙之地地势起伏。土地排列整齐如鱼鳞,土地归属由谁掌管。
富人独占利益,穷人失业孤儿寡母受苦。
如今遵循周代礼制,官员巡行管理田野。
古代法则虽好,但需有人真正执行。
杨君公正贤良,暨阳百姓视他为地方守护神。
广泛听取意见,态度和蔼宽容。
治理不扰民,百姓有更多闲暇。
他的实际帮助使贫困者复苏,声望远播豪强。
白天牛儿悠闲,夜晚村庄安宁。
他曾在此地走过,特别喜欢在棠舍休息。
他以民生为首要考虑,郡县皆尊崇他。
全城人为他送别,饥饿的孩子牵着瘦弱的马。
宴席上有狂放之士,敢于直言难以压制。
他们都是城中的居民,不直接参与农事。
乡吏随意决定赋税,轻重由心裁断。
仁慈的公公正欲改革弊端,立法应谨慎借力。
圣明朝廷胸怀宽广,无需深究微小过失。
讨论政务甘愿受罚,更不愿忍受上级责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文圭的作品《送杨伯可》,通过对齐鲁和江浙地区地理特点的描绘,引出社会经济状况的讨论。诗中提到富人掌控土地利益,而贫苦百姓生活艰难,杨伯可推行周礼,关注民生,使得地方治理井然有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诗中以“陇牛闲卧昼,邑犬不惊夜”形容社会安宁,表达了对杨伯可的赞赏。最后,诗人呼吁在改革中应注重实际效果,而非过度苛求细节,强调了仁政的重要性,并表示对杨伯可公正执法的敬意。送别场景中,儿童牵着瘦弱的马,还有直言不讳的狂生,都反映出当地民众对杨伯可的期待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