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李隐者赏析

寄李隐者

元末明初 · 倪瓒
南汀新月色,照见水中蘋。
便欲乘清影,缘源访隐沦。
君住钿山湖,绿酒松花春。
梦披寒雪去,疑是剡溪滨。

拼音版原文

nántīngxīnyuèzhàojiànshuǐzhōngpín

便biànchéngqīngyǐngyuányuán访fǎngyǐnlún

jūnzhùdiànshān绿jiǔsōnghuāchūn

mènghánxuěshìyǎnbī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南汀新月色",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夜晚南边汀洲上明亮的新月,月光洒在水面,映照出水中浮萍的倒影,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诗人被这美景所吸引,"便欲乘清影",表达了想要追随月光,探寻隐居之地的愿望。

接着,诗人想象友人李隐者居住在"钿山湖",那里有翠绿的酒和松花酿成的春酒,生活想必十分惬意。最后两句"梦披寒雪去,疑是剡溪滨",诗人仿佛在梦中踏雪寻访,那景象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向往的山水隐逸之地——剡溪,给人留下无限遐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月夜汀洲为背景,通过描绘隐者的居所和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倪瓒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深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词语解释

剡溪的意思:水名。 曹娥江 的上游。在 浙江 嵊县 南。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送我至 剡溪 。” 明 许时泉 《午日吟》:“我是箇 子猷 乘兴到 剡溪 ,你似箇 远 老忘情过 虎谿 。”参阅《太平寰宇记》卷九六。...

松花的意思:亦作“ 松华 ”。1.松树的花。 唐 李白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轻如松花落衣巾,浓似锦苔含碧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松》:“松花,别名松黄……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 明 顾起纶 《国雅品·闺品》:“‘引泉竹溜穿云入,堕粉松花遶舍香’……情致幽絶,足为女郎之秀。”(2).指松花酒。 唐 刘长卿 《奉送从兄罢官之淮南》诗:“玄髮他乡换, 沧州 此路遐。泝沿随桂檝,醒醉任松华。离别谁堪道,艰危更可嗟。”(3).指松花般的黄色。《红楼梦》第二八回:“﹝ 宝玉 ﹞将自己一...

隐沦的意思:(1).神人等级之一。泛指神仙。《文选·郭璞<江赋>》:“纳隐沦之列真,挺异人乎精魄。” 李善 注引 汉 桓谭 《新论》:“天下神人五:一曰神仙,二曰隐沦,三曰使鬼物,四曰先知,五曰铸凝。”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嵇中散》:“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 南朝 齐 谢朓 《游敬亭山》诗:“隐沦既已託,灵异居然栖。”(2).隐居。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诗:“既枉隐沦客,亦栖肥遯贤。”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孙登 ﹞思欲遯跡林乡,隐沦忘死。” 郁达夫 ...

月色的意思:◎ 月色 yuèsè[moonlight] 月光...

照见的意思:(1).从光照或反光物中映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卢江水》:“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悬崖,明浄照见人形。” 唐 岑参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诗:“月出 潘陵 尖,照见十六峰。” 茅盾 《子夜》十三:“闪电瞥过长空,照见满天的乌云。”(2).详察;明了。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 先主 临终谓之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然,君可自取。’非 先主 照见 孔明 肝胆,其肯发此言?” 明 李贽 《心经提纲》:“彼其智慧行深,既到自在彼岸矣,斯时也,自然照见色、受、想、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