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周公瑕
赋就何曾逢狗监,书成堪自换鹅群。
寻僧行踏寒山月,采药还乘角里云。
海上穷愁知己少,双鱼莫遣不相闻。
鉴赏
这首明代佘翔的《寄周公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周公瑕的敬仰和对他们之间深厚友情的珍视。首句“风尘谁不愧移文”,以“移文”典故暗指周公瑕在世俗纷扰中保持高尚品格,无人能及。次句“江左高标独有君”,进一步强调了周公瑕在江南地区的超凡地位。
第三句“赋就何曾逢狗监”,通过赞美周公瑕的才华,暗示他的作品并未因权贵而曲意逢迎,而是坚守自我。第四句“书成堪自换鹅群”,则以“换鹅群”的典故形容周公瑕书法之精妙,足以换取名贵的鹅群。
第五、六句“寻僧行踏寒山月,采药还乘角里云”,描绘了周公瑕隐逸的生活方式,他独自在山林间寻找草药,行踪飘渺如仙,体现了其超脱尘世的追求。
结尾两句“海上穷愁知己少,双鱼莫遣不相闻”,表达了诗人对周公瑕身处海隅的孤独境遇的理解,以及对两人友谊的深深挂念,希望他们的联系不要中断,表达了对知己的深情厚谊。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钦佩与思念之情。
词语解释
不愧的意思:[释义](动)当之无愧,当得起,称得上(多跟‘为’或...
采药的意思:见“ 采药 ”。亦作“ 采葯 ”。谓采集药物。亦指隐居避世或求仙修道。《后汉书·逸民传·庞公》:“后遂携其妻子登 鹿门山 ,因采药不反。” 唐 李白 《悲清秋赋》:“归去来兮,人间不可以託些,吾将采药於 蓬丘 。” 宋 苏轼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诗:“明年采药 天台 去,更欲题诗满 浙 东。” 清 刘献廷 《赠张铁桥先生》诗:“还期徧走 齐州 地,同作 天台 采葯人。” 清 钱金甫 《赠魏惟度》诗:“偶停 司马 游 梁 骑,暂作 嵩山 采药人。”...
独有的意思:(1).独自具有;独自据有。《管子·形势》:“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也。” 支伟成 通解:“夜行,谓阴行其德,则人不与之争,故独有之也。”《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2).只有;特有。《史记·历书》:“是时,独有 邹衍 ,明於五德之传,而散消息之分,以显诸侯。” 唐 张籍 《贺周赞善闻子规》诗:“此处谁能听,遥知独有君。” 茅盾 《子夜》五:“土匪这样猖獗,真是 中国 独有的怪现象。” 毛泽东 《冬云》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
鹅群的意思:(1).成群的鹅。特指 晋 王羲之 书《道德经》所换之群鹅。典出《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唐 刘长卿 《过包尊师山院》诗:“《道经》终为写,不虑惜鹅羣。” 唐 陆龟蒙 《又次前韵酬广文》:“玄堪教凤集,书好换鹅羣。”(2).即鹅群帖。 明 虞堪 《赠倪云镇》诗:“尚想君家清閟阁,临池谁见搨《鹅羣》。” 清 查慎行 《送陈子文出守石阡》诗之五:“碑版光传照裔文,临池妙...
风尘的意思:◎ 风尘 fēngchén(1) [travel fatigue]∶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杜甫《赠别贺兰铦》风尘仆仆(2) [hardships or uncertainties in an unstable society]∶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风尘知己(3) [whore]∶旧指娼妓生涯沦落风尘...
高标的意思:(1).高枝,高树。《文选·左思<蜀都赋>》:“ 羲和 假道於峻岐,阳乌回翼乎高标。” 刘逵 注:“言山木之高也。” 吕延济 注:“高标,高枝也。驭日至此,碍於高树,故假道而行。”(2).泛指高耸特立之物。 唐 李白 《蜀道难》诗:“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王琦 注:“高标,是指 蜀山 之最高而为一方之标识者言也。 吕延济 注以为高树之枝,恐非。” 唐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仇兆鳌 注:“首言塔不易登,领起全意。”(3).高耸,矗立。 唐 韩...
高标的意思:(1).高枝,高树。《文选·左思<蜀都赋>》:“ 羲和 假道於峻岐,阳乌回翼乎高标。” 刘逵 注:“言山木之高也。” 吕延济 注:“高标,高枝也。驭日至此,碍於高树,故假道而行。”(2).泛指高耸特立之物。 唐 李白 《蜀道难》诗:“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王琦 注:“高标,是指 蜀山 之最高而为一方之标识者言也。 吕延济 注以为高树之枝,恐非。” 唐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仇兆鳌 注:“首言塔不易登,领起全意。”(3).高耸,矗立。 唐 韩...
狗监的意思:汉 代内官名。主管皇帝的猎犬。《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蜀 人 杨得意 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得意 曰:‘臣邑人 司马相如 自言为此赋。’” 裴駰 集解引 郭璞 曰:“主猎犬也。” 司马相如 因狗监荐引而名显,故后常用以为典。 唐 刘禹锡 《酬宣州崔大夫见寄》诗:“再入龙楼称 綺季 ,应缘狗监説 相如 。” 明 唐顺之 《送王生归蜀》诗:“狗监谁相荐? 成都 一布衣。” 清 孙枝蔚 《送宗鹤问赴贵池训导任》诗:“进身繇狗监, 相如 安足式?”...
海上的意思:[释义](1) (名)指上海;与“沪上”的意思相同。 (2) (名)海洋上面;海中。 [构成]偏正式:海(上 [例句]海上的风很猛。(作定语)...
寒山的意思:(1).传说中北方常寒之山。《楚辞·大招》:“魂乎无北!北有寒山, 逴龙 赩只。” 王逸 注:“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阴不见日,名曰 逴龙 。” 晋 张协 《七命》:“大夫曰:‘寒山之桐,出自太冥。’”(2).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 唐 韩翃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诗:“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秋畦公取士》:“秋风几树天香动,吹向寒山老桂林。”(3).指 浙江省 天台县 的 寒岩 。 唐...
何曾的意思:◎ 何曾 hécéng[never] 反问表示未曾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换鹅的意思:晋 代书法家 王羲之 写经换鹅的典故。《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作“写《黄庭经》”。 宋 陈与义 《送张迪功赴南京掾》诗之二:“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
江左的意思:◎ 江左 jiāngzuǒ[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也指东晋、宋、齐、梁、陈各朝统治的全部地区偏安江左...
角里的意思:(1).古地名。在今 江苏省 吴县 。 明 王载 《登莫厘峰》诗:“徘徊犹在 东山 顶,恍惚烟嵐 角里 招。”参见“ 甪里 ”。(2).即 角里先生 。 唐 李匡乂 《资暇录》:“ 汉 四皓,其一号 角里 。” 清 归庄 《角里先生祠》诗:“ 洞庭 西麓黄叶村, 角里 荒祠千载存。”...
穷愁的意思:◎ 穷愁 qióngchóu[dejection caused by poverty and sorrow] 穷困忧愁;穷苦而忧伤...
僧行的意思:谓佛门戒行。 唐 赵璘 《因话录》卷四:“﹝ 刘彦范 ﹞年八十,犹精强,僧行不亏。”称众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僧行,有谁随俺?但请无虑,不管分毫失赚。”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二》:“僧 德明 游山,忽得奇菌,归以供众,毒发,僧行死者十餘人。”...
双鱼的意思:(1).两鱼。 晋 傅玄 《秋兰篇》:“双鱼自踊跃,两鸟时迴翔。” 唐 杜甫 《李监宅》诗之一:“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 唐 李贺 《钓鱼》诗:“菱丝縈独茧,蒲米蛰双鱼。”(2).指书信。 唐 唐彦谦 《寄台省知己》诗:“久怀声籍甚,千里致双鱼。” 明 刘基 《玉楼春》词:“双鱼不见人千里,落絮牵愁和梦起。”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词:“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参见“ 双鲤 ”。...
相闻的意思:(1).彼此都能听到。极言距离之近。《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宋 苏轼 《表忠观碑》:“四时嬉游,歌舞之声相闻。” 毛泽东 《西江月·井冈山》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2).互通信息;互相通报。《后汉书·隗嚣传》:“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傍人解构之言。”《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有十餘年不相闻了,何期今日得遇?”《清史稿·诸王传三·贝子彰泰》:“将军 蔡毓荣 调遣 汉 兵,今进取 贵州 ,若不相闻,恐碍军机。”...
行踏的意思:行走,走动。《宣和遗事》前集:“贱妾 平康 泼妓,岂是天子行踏去处?” 元 张养浩 《雁儿落兼得胜令》曲:“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入梦》:“俺这朱门下,穷酸恁的无高下,敢来行踏!”《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 金奴 在家清閒不惯, 八老 又去招引旧时主顾,一般来走动。那几家隣舍初然只晓得 吴山 行踏,次后见往来不絶,方晓得是个大做的。”...
移文的意思:(1).旧时文体之一。指行于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亦泛指平行文书。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外国·外夷夸诞》:“其移文乃称一千三百七十六年,但不著年号。”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今文书平行者号移文。” 清 赵翼 《赴天津》诗:“聘书却公卿,移文畏朋友。”(2).发移文。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制置使移文宣抚司,当用申状。”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俄罗斯事辑》:“ 高宗纯皇帝 命理藩院移文 俄罗斯 撒纳特 衙门使送贼。”(3).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的省称...
知己的意思:◎ 知己 zhījǐ(1) [know oneself]∶了解、赏识自己(2)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亲密的朋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莫愁前路无知己。——唐· 高适《别董大》(3) [bosom]∶彼此相互了解而关系密切的知己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