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苑假寐
宋 · 周紫芝
挂席月未落,辍棹日将午。
亟寻墟里烟,尽阅菱芡浦。
烈日方在舟,腾云未成雨。
濒河得风岩,佛饭过斋鼓。
龛灯明广殿,妙炷绕残缕。
窈窕几僧窗,款欠无一语。
我来兀昼梦,得句瘖不吐。
攲巾倒乌纱,堕扇横白羽。
凉襟亦已披,归杖当复拄。
为君趣扁舟,夜雨轧鸣橹。
亟寻墟里烟,尽阅菱芡浦。
烈日方在舟,腾云未成雨。
濒河得风岩,佛饭过斋鼓。
龛灯明广殿,妙炷绕残缕。
窈窕几僧窗,款欠无一语。
我来兀昼梦,得句瘖不吐。
攲巾倒乌纱,堕扇横白羽。
凉襟亦已披,归杖当复拄。
为君趣扁舟,夜雨轧鸣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周紫芝在鹿苑的一次短暂休憩经历。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日出到日落的时间流转,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首句“挂席月未落,辍棹日将午”,以“挂席”和“辍棹”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乘船出行的情景,同时巧妙地将时间线索融入其中,暗示了从夜晚到白天的过渡。接着,“亟寻墟里烟,尽阅菱芡浦”两句,通过寻找村落的炊烟和遍览菱角与芡实的水乡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细致观察和欣赏。
“烈日方在舟,腾云未成雨”描绘了夏日炽热的阳光直射船上的景象,而“濒河得风岩,佛饭过斋鼓”则转而描述了诗人接近河流时,偶然发现一处岩石避暑,以及听到寺庙中的斋鼓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宗教氛围的场景。
“龛灯明广殿,妙炷绕残缕”通过描绘寺庙内的灯光和香烟缭绕,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与神秘。接下来,“窈窕几僧窗,款欠无一语”则通过僧侣窗户的描写,暗示了僧侣们的修行生活,以及诗人在此时的内心平静与思考。
“我来兀昼梦,得句瘖不吐”表达了诗人在这段时间内仿佛进入了梦境般的体验,虽然心中有感想,却无法言表,体现了创作灵感的瞬间涌现与难以捕捉的微妙感受。
最后,“攲巾倒乌纱,堕扇横白羽”通过服饰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休憩时的随意与自在。“凉襟亦已披,归杖当复拄”则预示了诗人即将结束休息,准备返回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其在短暂休憩中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