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舟
明 · 释宗泐
吴人舟似屋,今子屋为舟。
四面水都绕,百年身若浮。
下临知有地,中坐恐随流。
梦里天无际,微茫发棹讴。
四面水都绕,百年身若浮。
下临知有地,中坐恐随流。
梦里天无际,微茫发棹讴。
鉴赏
这首诗《屋舟》是明代诗人释宗泐所作,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舟与屋的巧妙结合,以及乘舟者面对自然时的深沉思考。
首联“吴人舟似屋,今子屋为舟”,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将吴地人的舟与屋相提并论,巧妙地指出舟与屋在形态上的相似性,同时也暗示了舟作为居所的独特性。这里,“吴人”泛指江南水乡的人们,他们依水而居,舟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成为了他们居住的空间。
颔联“四面水都绕,百年身若浮”,进一步描绘了舟行于水中的景象。四周被水环绕,仿佛人在水中漂浮,时间仿佛变得悠长,百年光阴如同一瞬,强调了舟行于水上的飘渺感和时间的流逝。
颈联“下临知有地,中坐恐随流”,则通过乘舟者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站在舟上向下看,似乎能感觉到脚下的土地,但坐在舟中又担心随波逐流,失去了方向感,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不安。
尾联“梦里天无际,微茫发棹讴”,最后以梦境收束全诗。在梦中,天空广阔无垠,舟行于其中,发出悠扬的桨声。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也暗示了在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转换,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舟与屋的巧妙融合,以及乘舟者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