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柳博士兼领太常博士辄申贺赠
唐 · 皇甫曾
博士本秦官,求才帖职难。
临风曲台净,对月碧池寒。
讲学分阴重,斋祠晓漏残。
朝衣辨色处,双绶更宜看。
临风曲台净,对月碧池寒。
讲学分阴重,斋祠晓漏残。
朝衣辨色处,双绶更宜看。
注释
博士:古代的一种高级学官。秦官:秦朝时期的官职。
求才:选拔人才。
帖职:合适地任职。
曲台:古代宫殿中的平台或楼阁。
净:洁净。
碧池:清澈的池塘。
寒:清凉。
讲学:教授学问。
分阴:指时间,这里指夜晚。
晓漏:报时的滴漏,清晨的漏壶。
朝衣:官员的朝服。
辨色:分辨颜色。
双绶:两条绶带,古代官员的标志。
翻译
博士本来是秦代的官职,寻求有才能的人来担任却不容易。在清风中,曲台显得格外洁净,面对冷月,碧绿的池水更显清凉。
教学责任重大,夜晚的斋祠只剩下残余的滴漏声。
早晨,官员们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其中那条配有双绶带的格外引人注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秦官的博士,其才学深厚却难以施展。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博士的孤独与淡泊。此处“临风曲台净,对月碧池寒”展示了博士静谧的生活环境及心境,风、台、月、池皆呈现出一种清冷之美。紧接着,“讲学分阴重,斋祠晓漏残”则透露了博士日夜不息地传授知识和修身养性的严肃态度。
最后两句“朝衣辨色处,双绶更宜看”可能是在赞扬博士的仪表之美,或许暗示着其学问与品德的兼备。在这里,“朝衣”指的是早晨穿戴的衣物,而“双绶”则是古代官员所佩戴的饰物,象征着尊贵和身份。
整首诗通过对博士生活细节的描写,以及对其学问与品德的赞扬,展现了一个才华横溢、生活清简且德行高尚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