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和潘养大韵
宋 · 陈傅良
看花喜极翻愁人,京洛久矣为胡尘。
还知姚魏辈何在,但有欧蔡名不泯。
夕阳为我作初霁,佳节过此无多春。
更烧银烛饮花下,五陵佳气今方新。
还知姚魏辈何在,但有欧蔡名不泯。
夕阳为我作初霁,佳节过此无多春。
更烧银烛饮花下,五陵佳气今方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看花:赏花。喜极:极度欢喜。
翻愁人:反而让人感到忧愁。
京洛:京城洛阳。
久矣:已经很久了。
胡尘:指战乱或外族入侵的尘埃。
姚魏辈:指唐代的名臣如姚崇、魏征等人。
何在:在哪里。
欧蔡:指书法家欧阳询和蔡襄。
名不泯:名声不灭。
夕阳:傍晚的太阳。
初霁:雨后初晴。
佳节:美好的节日。
无多春:剩下的春天不多了。
银烛:银色的蜡烛。
饮花下:在花下饮酒。
五陵:长安附近的五个贵族墓地,代指繁华之地。
佳气:吉祥的气氛。
今方新:现在正重新兴盛。
翻译
看到花开欣喜若狂却反使人愁绪满怀,京城洛阳已长久被胡尘笼罩。还能记得那些姚魏等人的身影吗?如今只剩欧蔡之名流传不息。
夕阳仿佛为我带来了初露的晴空,佳节过后春天已经所剩无几。
再点起银烛,在花下畅饮,感叹五陵的繁华气象如今才刚刚复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傅良所作的《牡丹和潘养大韵》。诗中表达了诗人观赏牡丹时的复杂情感。"看花喜极翻愁人",诗人初见牡丹盛开,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然而紧接着的"京洛久矣为胡尘"则透露出对京城洛阳被战乱尘埃覆盖的忧虑,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飘零之感。
"还知姚魏辈何在,但有欧蔡名不泯",诗人借古人的名字姚崇、魏征等人,表达对贤臣良相的怀念,同时也感慨他们的时代已远去,只有他们的名声流传下来。"夕阳为我作初霁",以夕阳喻示希望,象征着雨过天晴,暗含对未来的期待。
"佳节过此无多春",诗人感叹时光易逝,春天即将过去,暗示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最后两句"更烧银烛饮花下,五陵佳气今方新",诗人点燃银烛,在花下饮酒,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享受,以及对国家未来可能复苏的乐观期待,五陵之地(代指长安)的繁华气象似乎又有了新的生机。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牡丹的喜爱,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交织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