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南楼对月
唐 · 马戴
主人同露坐,明月在高台。
咽咽阴虫叫,萧萧寒雁来。
影摇疏木落,魄转曙钟开。
幸免丹霞映,清光溢酒杯。
咽咽阴虫叫,萧萧寒雁来。
影摇疏木落,魄转曙钟开。
幸免丹霞映,清光溢酒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主人:指宴请宾客的人。同露坐:一起在户外露天地坐着。
明月:明亮的月亮。
高台:高的平台或楼台。
咽咽:形容声音低沉、连续不断,这里指虫鸣声。
阴虫:夜晚活动的昆虫,如蟋蟀等。
叫:鸣叫。
萧萧:风声或草木摇动的声音,这里形容凄清景象。
寒雁:迁徙中的大雁,因天气寒冷而得名。
影摇:树影摇曳。
疏木:稀疏的树木。
落:树叶掉落,也指时间的流逝感。
魄转:灵魂或精神的转换,这里引申为时间的推移。
曙钟:拂晓时分的钟声。
幸免:幸运地避免。
丹霞映:红日映照,这里可能指日出前的霞光。
清光:清澈的月光。
溢酒杯:月光好似满溢在酒杯中,形容景色迷人。
翻译
主人与我一同坐在露天下,明亮的月挂在高高的台上。呜咽的秋虫叫声连连,萧瑟中寒雁从空中飞来。
稀疏树木的影子在摇晃,仿佛随着夜深而更替,直到晨钟敲响,新的一天开始。
有幸的是没有红日映照,清澈的月光溢满了酒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图景,主人坐在露天之下,与明月为伴,共同享受着清凉的夜晚。诗中的“咽咽阴虫叫”和“萧萧寒雁来”,营造出一种秋夜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凉意与寂静。
“影摇疏木落”则描绘了月光下树影摇曳,树叶随风飘零的景象,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份萧瑟之感。紧接着,“魄转曙钟开”,诗人通过晨钟的鸣响,预示着夜将尽,天色初明。
最后两句“幸免丹霞映,清光溢酒杯”表达了诗人对这宁静夜晚的珍惜之情,以及与月光共享一杯清酒的愉悦心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人在明月下品味生活、寄寓情感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