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感兴二首(其一)
宋 · 敖陶孙
皇天分四时,气节几错遌。
俗儿一惊呼,识者泪横落。
悠悠羲皇前,日月何磊荦。
不世更凌历,地上光景薄。
十年看花草,皴面少膏沃。
看看六鳌背,坐爱白日曝。
何当寥阳天,朗咏无生乐。
俗儿一惊呼,识者泪横落。
悠悠羲皇前,日月何磊荦。
不世更凌历,地上光景薄。
十年看花草,皴面少膏沃。
看看六鳌背,坐爱白日曝。
何当寥阳天,朗咏无生乐。
注释
皇天:天空。四时:四季。
气节:气候节奏。
错遌:交错。
俗儿:普通人。
识者:有见识的人。
羲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磊荦:明亮。
不世:罕见的。
凌历:变迁。
光景:景象。
薄:稀疏。
十年:长久时间。
花草:比喻人事。
皴面:皮肤干燥。
膏沃:滋润。
六鳌:神话中的大龟。
曝:晒太阳。
寥阳天:寂静光明的天界。
朗咏:高声歌唱。
无生乐:永恒的快乐。
翻译
上天划分了四季,气候节律交错变化。普通人一旦惊慌,有识之士却泪流满面。
遥想远古伏羲时期,太阳月亮明亮耀眼。
世间变迁无常,大地光影变得稀疏。
十年间人事如梦,肌肤缺少滋养润泽。
仰望海中巨鳌背脊,只愿享受阳光普照。
何时能至那寂静光明的天界,高歌无尽的生之欢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后感兴二首(其一)》,通过对四季变换和时光流逝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世事沧桑的感慨。诗人首先指出自然界四季轮回,气节交错,然而世俗之人往往对此变化感到惊慌,只有深思者才会为之动容,泪水滑落。他追溯到远古的羲皇时代,感叹日月运行的壮观,世间变迁之大,使得大地上的景象显得暗淡。接着,诗人借花草十年的生长,感叹岁月匆匆,皮肤因缺少滋养而显得粗糙。他想象六鳌背负着大地,自己则享受阳光的照耀,寓言般地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对生命无常的领悟。
最后,诗人期盼在寥廓的天空下,能够自由吟咏,体味无生的快乐,流露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解脱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出诗人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