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秋怀(其五)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飓风秋大作,无恙墓堂新。
孝感非孤子,神灵是二人。
竹多留凤尾,松未破龙鳞。
一一栖乌在,飘零祗洽旬。
孝感非孤子,神灵是二人。
竹多留凤尾,松未破龙鳞。
一一栖乌在,飘零祗洽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飓风中的墓堂景象,充满了对孝道与神灵的敬畏之情。诗人以“飓风秋大作”开篇,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接着,“无恙墓堂新”一句,转而聚焦于墓地的宁静与庄严,似乎在说尽管外界风雨交加,墓地却依然保持着一种超然的平静与秩序。
“孝感非孤子,神灵是二人”,这两句表达了对孝行的赞美和对神灵的信仰。诗人认为孝顺不仅体现在个人行为上,更是一种能够感动天地的力量,它不仅仅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也是对整个社会伦理的体现。同时,将神灵比作“二人”,或许暗含着对孝行的双重肯定,既是对人间孝行的赞颂,也是对神灵庇佑的祈求。
“竹多留凤尾,松未破龙鳞”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竹子的坚韧与松树的挺拔,分别象征着不同品质的人格形象。竹子的“凤尾”可能寓意着高洁与优雅,而松树的“龙鳞”则可能象征着力量与不屈。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意象,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一一栖乌在,飘零祗洽旬”描绘了一幅乌鸦在墓地栖息的画面,乌鸦在这里象征着哀伤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这一场景既是对逝去生命的缅怀,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孝道、自然与神灵之间深刻而复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