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颜□之清漳六言三首(其二)赏析

送颜□之清漳六言三首(其二)

宋 · 刘克庄
清漳古佛竺国,尚书令鲁郡公。
始信十年夜读,不如明月春风。

注释

清漳:清澈的漳水。
古佛竺国:古老的佛寺所在国家,竺国可能是虚构或泛指佛教国家。
尚书令: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或部长级官员。
鲁郡公:鲁郡的公爵,鲁郡可能指鲁地或者姓鲁的公爵。
始信:开始相信。
十年夜读:长时间的夜间苦读。
不如:比不上。
明月春风:明亮的月光和和煦的春风,象征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享受。

翻译

清澈的漳水边有座古老的佛寺,位于竺国境内,尚书令鲁郡公居住于此。
他终于明白,过去十年的夜晚苦读,还不如沐浴在明亮的月光和和煦的春风之中。

鉴赏

此诗为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名为《送颜□之清漳六言三首(其二)》。从这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法的敬仰以及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清漳古佛竺国”,这里的“清漳”可能指的是一个地方名,而“古佛竺国”则是对佛教的一种尊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崇敬之情。"尚书令鲁郡公"一句,通过提及尚书令这一官职和鲁郡公的爵位,强化了佛教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高贵。

“始信十年夜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初步理解是在过去的十年间逐渐形成的,而且这个过程是在夜以继日、默默阅读中完成的。这也许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在长期的思考和修行后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平静或觉醒。

“不如明月春风”,这句话通常被解读为即便是十年的深入研究,也比不上自然界中的明月清风来得直接、纯粹和美好。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也隐含着对佛法探究的一种自谦态度,认为自然界才是最真实、最能触动心灵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比佛教与自然美景,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同时,这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宗教和自然之美有着深刻的感悟和体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