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吕舍人二首(其二)
宋 · 汪应辰
接物初无间,微言独得闻。
相期深造道,不为细论文。
自有高山仰,谁知半路分。
新阡疑可望,目断只愁云。
相期深造道,不为细论文。
自有高山仰,谁知半路分。
新阡疑可望,目断只愁云。
注释
接物:接触事物。初无间:没有隔阂。
微言:微妙的话语。
独得闻:能听到。
相期:期望。
深造道:深刻理解道理的道路。
细论文:琐碎的讨论。
高山:崇高的境界。
半路分:半路上分开。
新阡:新的目标。
目断:目光所及。
愁云:愁云弥漫。
翻译
接触事物最初没有隔阂,只有微妙的话语能听到。我们期望在深刻理解道理的道路上共同进步,而不是只为琐碎的讨论而论。
我内心仰慕崇高的境界,谁知道会在半路上分开。
新的目标似乎有望达到,但目光所及只有愁云弥漫。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语言简洁而含蓄。开篇"接物初无间,微言独得闻",描绘出一种突然被隔绝的境况,只能听到细微的声音,这里已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和对交流不畅的无奈。
接着"相期深造道,不为细论文",诗人表达了与亲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并非是为了那些琐碎的议论。这里透露出一种超越世俗纷扰的深情厚谊。
第三句"自有高山仰,谁知半路分",则引出了自然景物来比喻人间的别离。高山象征着阻隔,而"半路分"则暗示了无意中发生的分别,增添了一丝宿命感和无奈。
最后两句"新阡疑可望,目断只愁云",诗人面对远方的关隘(新阡),却难以确定是否能见到心之所向。视线被阻断,只剩下满目的忧伤和飘渺的云端,这里流露出的,是一种深沉的思念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人间的情感波澜和离别之苦。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触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