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毛君将归
宋 · 苏辙
疏傅思归不待时,孟轲出昼苦行迟。
新诗尚许留章句,故事谁从问典彝。
金马尚应堪避世,石泉未信可忘饥。
不才似我真当去,零落衡茅隔雍岐。
新诗尚许留章句,故事谁从问典彝。
金马尚应堪避世,石泉未信可忘饥。
不才似我真当去,零落衡茅隔雍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疏傅:古代官员的代称,指疏广。归:回归、归乡。
不待时:无需等待时机。
孟轲:即孟子,儒家代表人物。
昼:白天。
苦行迟:为求学而行动迟缓。
新诗:新的诗作。
留章句:留下诗篇。
典彝:古代的经典文献。
金马:汉代宫门名,借指显赫官位。
避世:隐居避世。
石泉:清泉,象征清贫生活。
忘饥:忘记饥饿。
不才: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无能。
零落:凋零、孤独。
衡茅:简陋的茅屋。
雍岐:古代地名,这里泛指繁华之地。
翻译
疏傅渴望归乡无需等待,孟子出门也为求学而迟疑。新的诗篇或许还能留下篇章,但古事又有谁能一一询问经典呢。
在官场上,即使像金马那样显赫的位置也能隐退,石泉虽清,却未必能消除饥饿。
像我这样无能的人确实该离开,孤独地生活在衡茅草屋,远离繁华的雍岐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次韵毛君将归》。诗人以“疏傅思归不待时”起笔,借古代贤人疏傅(指疏广)急切归隐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毛君即将归隐的共鸣。接着,“孟轲出昼苦行迟”引用孟子的故事,暗示毛君的归隐之举并非轻率,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新诗尚许留章句”赞扬了毛君的才华,即使离开,他的诗歌仍会留下痕迹。然而,“故事谁从问典彝”则流露出一种对传统典籍无人继承的感慨,暗示社会变迁中知识的流失。
“金马尚应堪避世,石泉未信可忘饥”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毛君选择隐逸生活的理解和肯定,认为即使是权贵之地,也难以抵挡生活的困顿,而隐居生活或许能让人忘却饥饿的忧虑。
最后,“不才似我真当去,零落衡茅隔雍岐”以自谦之词,说自己不如毛君有才,也该效仿归隐,结束了自己的衡门生涯,远离官场纷争,与友人毛君在归隐的路上渐行渐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借典,既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的赞赏,也寓含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体现了苏辙深厚的文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