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时卿见过作此谢之并简德瞻二首(其一)
宋 · 周孚
索寞干戈际,交游不弃遗。
君真斲鼻手,我愧折肱医。
末学穷何用,虚名老不宜。
寒窗但尘稿,难疗十年饥。
君真斲鼻手,我愧折肱医。
末学穷何用,虚名老不宜。
寒窗但尘稿,难疗十年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孚的作品《谢时卿见过作此谢之并简德瞻二首(其一)》中的一节。通过诗中的语言,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朋友时卿来访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学识和年岁的感慨。
首句“索寞干戈际”,描绘了在战乱时期,诗人内心感到的孤独与寂寞。接着,“交游不弃遗”则表达了在这样的艰难时刻,朋友时卿并未抛弃自己,给予诗人温暖与支持。
“君真斲鼻手,我愧折肱医。”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时卿比作能雕琢鼻子的高超工匠,而诗人则自谦为无法治愈自己“折肱”(受伤的胳膊)的医生。这里既表达了对时卿才能的高度赞赏,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谦逊态度。
“末学穷何用,虚名老不宜。”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识浅薄的自省,以及对年岁增长后仍背负虚名的感慨。他意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无用的虚名已不再适合他,流露出一种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寒窗但尘稿,难疗十年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知识与实际生活需求之间差距的认识。即使在寒窗苦读,积累了许多知识(以“尘稿”象征),也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疗十年饥”),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战乱、年华老去以及理想与现实冲突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自我认知的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