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灵山述怀
宋 · 岳霖
折腰为米本忧贫,流落天南瘴海滨。
千里云山空别恨,十年萍梗可伤神。
拊膺但觉丹心壮,览镜那堪白发新。
归去恩深知感激,只惭无德愧斯民。
千里云山空别恨,十年萍梗可伤神。
拊膺但觉丹心壮,览镜那堪白发新。
归去恩深知感激,只惭无德愧斯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折腰:屈身劳作。忧贫:担忧贫穷。
流落:漂泊。
天南瘴海滨:遥远的南方热带海边。
千里:极言距离之远。
空别恨:承载着深深的离愁。
萍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伤神:令人痛心。
拊膺:抚摸胸口。
丹心:激昂的心。
白发新:新生的白发。
归去:回归家乡。
恩深:恩情深重。
感激:深感感激。
斯民:百姓。
翻译
为了温饱屈身劳作本就担忧贫穷,我漂泊在遥远的南方热带海边。千里之外的山川承载着深深的离愁,十年的漂泊生活令人痛心不已。
抚摸胸口只感到内心激昂,看着镜子却惊觉新生的白发。
回归家乡深知恩情深重,只觉自己无德,愧对百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岳霖的《过灵山述怀》,表达了诗人在困顿中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忠诚。首句“折腰为米本忧贫”揭示了诗人为了生计而屈身劳作的艰辛,流落在偏远的天南瘴海滨则暗示了其漂泊的境遇。接着,“千里云山空别恨,十年萍梗可伤神”描绘了诗人与亲朋的遥远分离和自己生活的动荡不定,流露出深深的哀愁。
然而,诗人心中的壮志未减,“拊膺但觉丹心壮”,表明他胸怀壮志,尽管身处逆境,仍保持赤诚之心。然而,面对镜子发现自己新生的白发,又不禁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催人老。“归去恩深知感激”表达了对朝廷知遇之恩的深深感激,最后以“只惭无德愧斯民”结尾,表达了对自己未能更好地报效百姓的自责和愧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生活的艰辛,又有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展现了岳霖作为士人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