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入黄山谒檗庵和尚(其一)赏析

入黄山谒檗庵和尚(其一)

明末清初 · 陈子升
兹山如海亦如天,心有归依足倍前。
藜杖掷来猿忽引,松关开著虎常眠。
客装仅似头佗卸,乡贯多烦上座传。
信宿却看无所得,衣环初捧玉隆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黄山拜访檗庵和尚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兹山如海亦如天”,以山比海、比天,展现出黄山的壮丽与宏伟。接着“心有归依足倍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藜杖掷来猿忽引,松关开著虎常眠。”这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黄山的生机与和谐。藜杖是行者的工具,猿猴的突然出现与虎的常眠形成对比,暗示着自然界的奇妙与平衡。

“客装仅似头陀卸,乡贯多烦上座传。”这里“头陀”指的是佛教中苦行僧人,暗示作者在精神上的追求与解脱。而“乡贯多烦上座传”则可能指作者在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中,得到了高僧的教诲和指引。

最后,“信宿却看无所得,衣环初捧玉隆然。”“信宿”意为连续住宿两夜,表明作者在此地停留时间较长,但“无所得”又暗示了在寻求精神寄托的过程中,或许并未找到完全的答案或满足。然而,“衣环初捧玉隆然”这一句,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可能象征着作者在精神层面的某种领悟或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个人内心体验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在寻求精神寄托和自我超越过程中的思考与感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