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井
宋 · 郑清之
水神何时生六翮,飞出双泉江练白。
平湖浸月渺无边,一笑对之成揖客。
辘轳初动晓星横,夜捲寒琼声湱湱。
千年佛殿础花乾,十亩空庭荫修柏。
问泉何事逞奇观,故向庭前作真泽。
昔年何塞今何通,泉岂有心犹拣择。
若云泉自井中来,枯甃沿山有龟拆。
如信地中泉自见,是年何须穿土脉。
幡风胥动两无凭,细诠此證归禅伯。
我方饶舌为作记,了不相干劳刻画。
寄诗更欲结茶缘,付与宗风自锤拍。
平湖浸月渺无边,一笑对之成揖客。
辘轳初动晓星横,夜捲寒琼声湱湱。
千年佛殿础花乾,十亩空庭荫修柏。
问泉何事逞奇观,故向庭前作真泽。
昔年何塞今何通,泉岂有心犹拣择。
若云泉自井中来,枯甃沿山有龟拆。
如信地中泉自见,是年何须穿土脉。
幡风胥动两无凭,细诠此證归禅伯。
我方饶舌为作记,了不相干劳刻画。
寄诗更欲结茶缘,付与宗风自锤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水神:神话中的水神。六翮:六只翅膀,象征飞翔。
双泉:两个泉水。
江练白:形容江水清澈如白练。
平湖浸月:平静的湖面倒映月亮。
一笑:微笑。
揖客:行礼致意。
辘轳:汲水工具。
晓星:黎明时分的星星。
寒琼:寒冷的冰块。
湱湱:水流声。
千年佛殿:古老的佛寺。
础花乾:基石上的花朵已干枯。
十亩空庭:广阔的庭院。
修柏:高大的柏树。
泉何事:泉水为何。
逞奇观:展示奇特景象。
故向:特意。
真泽:真实的水源。
昔年何塞:昔日的道路。
今何通:如今是否畅通。
泉岂有心:泉水是否有心。
拣择:选择。
枯甃:干涸的井壁。
龟拆:龟裂。
地中泉:地下泉水。
穿土脉:挖掘土地。
幡风:风吹幡动。
禅伯:禅师。
饶舌:多嘴。
刻画:描绘。
茶缘:与茶相关的缘分。
宗风:宗派风格。
翻译
水神何时长出六只翅膀,从双泉江中飞起,江水如练般洁白。平静的湖面映照着明月,广阔无垠,面对此景,我不禁含笑行礼致敬。
清晨,辘轳开始转动,天边挂着晓星,夜晚,寒冰般的泉水声潺潺作响。
千年古寺的基石上,花朵已干,十亩空旷庭院中,高大的柏树提供阴凉。
泉水为何要展示奇特景象,特意在庭院前展现它的真容。
当年的道路如今是否畅通,泉水难道还有选择之心?
如果说泉水源自井中,那么沿山的枯井壁也有龟裂的痕迹。
如果相信地下的泉水能自然显现,那何必还要挖掘土地寻找。
风吹幡动,难以确定是风动还是幡动,这需要禅师来解析证明。
我在这里多嘴写下这些,其实与我无关,只是为了记录。
我想通过这首诗深化我们的茶缘,让宗风自行锤炼打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所作的《双井》,通过对双井泉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禅意的领悟。首句“水神何时生六翮”,以神话传说开篇,赋予泉水灵动的生命力;“飞出双泉江练白”则描绘了泉水喷涌而出,水质清澈如练的景象。接下来,“平湖浸月”、“辘轳初动”、“夜捲寒琼”等句,通过动态的视觉和听觉描写,展现出泉水的宁静与活力。
诗人进一步思考泉水的来源和意义:“千年佛殿础花乾,十亩空庭荫修柏”,暗示泉水滋养万物,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问泉何事逞奇观”表达对泉水选择庭院展示其美的疑问,认为泉并非有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存在。“若云泉自井中来”至“是年何须穿土脉”则借地质变迁探讨泉水的形成,强调其内在力量。
最后,“幡风胥动两无凭”寓意一切皆是虚幻,只有通过禅修才能理解其真实含义,“细诠此证归禅伯”表明诗人将寻求答案寄托于禅修。而“我方饶舌为作记”则流露出诗人记录下这一切的谦逊态度,以及希望通过诗歌与茶文化建立联系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寓哲理于山水之间,体现了宋代理学与自然诗化的交融,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禅意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