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龙潭
清 · 王德纯
一泓飞泻似银河,分作僧家趣转多。
香泛雨花盈石沼,声随钟磬出烟萝。
常因手掬轻摇月,纵使风声不起波。
临此既能明本性,乘芦度海竟如何。
香泛雨花盈石沼,声随钟磬出烟萝。
常因手掬轻摇月,纵使风声不起波。
临此既能明本性,乘芦度海竟如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清幽的龙潭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首句“一泓飞泻似银河”,以“飞泻”二字生动地描绘了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将其比作银河,既突出了水势之大,又增添了浪漫的色彩。接下来,“分作僧家趣转多”则将视线转向了周围的环境,暗示了此处可能是一处寺庙或僧侣修行之所,增添了宁静祥和的氛围。
“香泛雨花盈石沼,声随钟磬出烟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龙潭周围的细节,香烟缭绕,如同雨后花瓣般飘散在石沼之上,钟磬之声随着轻烟袅袅而出,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不仅有视觉上的美景,还有听觉上的和谐,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常因手掬轻摇月,纵使风声不起波。”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想象人们用手掬起潭水时,仿佛能轻轻摇动月亮,即使没有风,水面也不会起波澜,表现了水的平静与清澈,同时也寓意着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最后两句“临此既能明本性,乘芦度海竟如何。”则是诗人对自身或读者的一种反思与启发。面对如此清幽的景致,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本质,思考人生的意义。同时,也引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句,鼓励人们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无论是实际的海洋还是心灵的海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潭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引导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