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赵龙图自西川携鹿儿至秦相惠赏析

赵龙图自西川携鹿儿至秦相惠

宋 · 强至
软毛金缕暗,细点雪花匀。
林下远思母,阶前愁傍人。
涧声微可听,野性渐能驯。
公惠成愚好,他年伴幅巾。

拼音版原文

ruǎnmáojīnàndiǎnxuěhuāyún

línxiàyuǎnjiēqiánchóubàngrén

jiànshēngwēitīngxìngjiànnéngxùn

gōnghuìchénghǎoniánbànjīn

注释

软毛:形容毛发柔软。
金缕:金色的线,这里可能指代某种装饰或色泽。
远思:深深的思念。
傍人:靠近身边的人,此处指阶前忧愁仿佛与人亲近。
涧声:山涧流水的声音。
驯:驯服,温和。
公惠:公家的恩惠。
幅巾:古代男子的一种头巾,表示简朴的生活方式。

翻译

柔软的金色细毛隐藏在暗处,如同雪花般均匀点缀。
在林中深处思念着母亲,阶前的忧愁仿佛贴近了人的心。
山涧的流水声轻得几乎可以听见,野外的本性渐渐变得温顺。
公家的恩惠使我这个愚者也感到欣喜,将来或许会以幅巾为伴度过岁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细致入微的画面,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赵龙图从西川带来的鹿儿。首句"软毛金缕暗"形容鹿儿的皮毛柔软且带有金色光泽,隐含其珍贵和温顺。"细点雪花匀"则比喻鹿儿身上的斑点如同雪花般分布均匀,增添了几分清新与雅致。

诗人通过"林下远思母"一句,暗示鹿儿可能带有一种思乡之情,让人联想到它远离故土的孤独和对母性的思念。"阶前愁傍人"进一步描绘了鹿儿依人的形象,似乎在阶前徘徊,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涧声微可听"将环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融入其中,鹿儿的出现似乎让原本微弱的山涧流水声也变得清晰可闻。"野性渐能驯"则表达了诗人对鹿儿逐渐适应新环境,变得温顺驯良的赞赏。

最后两句"公惠成愚好,他年伴幅巾",诗人以"公惠"赞美赵龙图的善举,认为他的仁慈使得这只鹿儿得以成为一种美好的陪伴,想象未来它可能会成为一幅幅幅巾旁的伴侣,寓意着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鹿儿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仁爱之举的赞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