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觉原之天台
明 · 释妙声
煌煌西方教,神化敷四海。
自从永平来,东渐已千载。
玄风被遐邈,佛日垂光彩。
法运虽中微,亢龙终靡悔。
岂惟其数然,无乃彼相罪。
诸公极扶持,戮力净氛霭。
百足信不僵,浡兴如有待。
维君富才艺,嗜道甚饥馁。
感激赴前途,力行知非殆。
丹邱郁峨峨,白石何磊磊。
山川亦良是,塔庙今犹在。
世道若翻覆,主维藉玄宰。
欲树大法幢,当著忍辱铠。
吾教得琏嵩,禅林有元凯。
君名日已起,我发行当改。
安得赴远游,相从拾兰茝。
自从永平来,东渐已千载。
玄风被遐邈,佛日垂光彩。
法运虽中微,亢龙终靡悔。
岂惟其数然,无乃彼相罪。
诸公极扶持,戮力净氛霭。
百足信不僵,浡兴如有待。
维君富才艺,嗜道甚饥馁。
感激赴前途,力行知非殆。
丹邱郁峨峨,白石何磊磊。
山川亦良是,塔庙今犹在。
世道若翻覆,主维藉玄宰。
欲树大法幢,当著忍辱铠。
吾教得琏嵩,禅林有元凯。
君名日已起,我发行当改。
安得赴远游,相从拾兰茝。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妙声所作的《送心觉原之天台》,表达了对友人心觉原前往天台山修行的祝福和期待。诗人首先赞扬了佛教在西方的广泛传播,自永平时期以来已有千年历史,佛法深远影响着各地。接着,他指出尽管佛法曾一度衰微,但仍有坚定的支持者致力于净化信仰环境,佛法复兴之势不可阻挡。
诗人对心觉原的才华与对佛法的执着赞赏有加,鼓励他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即使面临困难也要坚韧不拔。诗中提到的"丹邱"和"白石"象征着修行的艰难与纯洁,而塔庙的存在则寓意着佛法的永恒。诗人寄望于心觉原能在未来的修行中成为支撑佛法的重要人物,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改变修行方式的决心,期待与他一同追寻佛法的真谛。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既体现了对佛法的虔诚,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是一首富有哲理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