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其三十四)
唐 · 吕岩
因看崔公入药镜,令人心地转分明。
阳龙言向离宫出,阴虎还于坎位生。
二物会时为道本,五方行尽得丹名。
修真道士如知此,定跨赤龙归玉清。
阳龙言向离宫出,阴虎还于坎位生。
二物会时为道本,五方行尽得丹名。
修真道士如知此,定跨赤龙归玉清。
翻译
因为观察崔公进入药镜,使人内心变得清晰。阳龙说要从离宫出来,阴虎则回归到坎位生成。
两物相遇时是道的根本,遍历五行后得到丹药之名。
修炼真道的人若知晓这个,必定驾驭赤龙返回玉清仙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属于道教修真养生主题。诗中通过对药镜和阳龙、阴虎等象征性的描述,表达了修炼成丹的理念。
“因看崔公入药镜”中的“崔公”可能指的是崔颢,相传他有着美容之术,这里借用来比喻通过内观而悟道。药镜则是古人用以望气、养生的一种道具,象征着对内在自我修养的追求。
“令人心地转分明”表达了通过这种修炼使人的心性变得清明纯净。
接下来的“阳龙言向离宫出,阴虎还于坎位生”,则是用道教五行学说中的元素变化来比喻修炼过程。阳龙代表着金、西方的元素,离宫也指西方;而阴虎代表水、北方的元素,坎位即是北方。这里讲述的是天地间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和转化。
“二物会时为道本”说明了这种阴阳交感、五行相生是修炼之道的根本。
“五方行尽得丹名”则指通过对五行元素的完全把握,能够得到长生不老的仙丹。
最后,“修真道士如知此,定跨赤龙归玉清”告诫那些追求修真的人,如能领悟这些道理,就必然能够乘坐传说中的赤龙(象征着火、南方),达到清净无为的境界,得到仙道的成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元素和宇宙规律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修炼之道的理解和追求,是一篇融合了道教哲学与修行理念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