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入邑(其二)赏析

入邑(其二)

宋 · 王谌
野蔓侵沙径,山泉渡石梁。
树头蚕葚熟,篱下雀梅香。
人与春光老,閒随日影长。
撚须吟不就,穷杀孟襄阳。

注释

野蔓:野生的蔓生植物。
侵:蔓延。
沙径:沙路。
山泉:山中的泉水。
渡:越过。
石梁:石头搭成的桥梁。
树头:树枝顶端。
蚕葚:一种甜味浆果。
熟:成熟。
篱下:篱笆旁边。
雀梅:一种有香气的植物,可能是酸枣或类似植物。
香:香气。
人与春光:人和春天。
老:衰老。
閒:悠闲。
日影:日光的影子。
长:增长。
撚须:捻着胡须,指诗人沉思的样子。
吟:吟诵诗歌。
不就:没有完成。
穷杀:困苦至极。
孟襄阳:孟浩然,唐朝著名诗人。

翻译

野生藤蔓蔓延到沙路上,山泉流过石头桥梁。
树枝上桑葚已经熟透,篱笆下酸枣花散发着清香。
人们与春天一同衰老,悠闲地任由日影增长。
捻着胡须吟诗未竟,这困苦让孟襄阳都感叹不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野春景图。开篇"野蔓侵沙径,山泉渡石梁"两句,勾勒出一幅幽深山谷之景:长满藤蔓的小道被野草侵袭,清澈的山泉流过坚硬的石桥,给人以自然野趣之感。

接着"树头蚕葚熟,篱下雀梅香"两句,则写出了春天的生机与花香:树梢上的桑果逐渐成熟,而围栏下的黄鹂在啄食梅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梅香。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观察,更传达了一种生命力和生长的喜悦。

"人与春光老,閒随日影长"两句,则透露出一种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情感。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同时也是时间流逝的象征。诗人感慨于自己年华渐老,与那不断流失的春光和日影相随,似乎在叹息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最后"撚须吟不就,穷杀孟襄阳"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的感慨。撚须吟,是指古代乐曲《撚须吟》,而"穷杀孟襄阳"则是说历史上的英雄如同孟尝君、信陵君一样的英杰终将逝去,留下的只是空名。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无法复返的哀愁,以及面对历史长河中的沧桑变迁时所产生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生命、时间流逝以及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