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讨春轻误,云散还疑雨。
狐穴搜诗,且领闲中趣。
君听取,塔铃风语,莫是愁来处。
词语解释
不觉的意思:◎ 不觉 bùjué(1) [be unable to find](2) 没有发觉,没有感觉到一路景物极佳,也就不觉路途遥远(3) 想不到,无意之间天天作诗著文,天长日久不觉已是著述颇丰(4) [cannot help]∶不禁,不由得他们两双眼好像无意中碰在一起时,两个都不觉红了脸。——扬沫《青春之歌》...
长宵的意思:漫长的夜。 南朝 宋 谢惠连 《秋怀》诗:“耿介繁虑积,展转长宵半。” 清 杜岕 《警鼠》诗:“长宵不肯休,嚙嚙拊还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漫説长宵似年;儂视一年,比更犹少:过三更已是三年,更有何人不老!”...
风语的意思:(1).谓风发出声音,如人说话。 元 黄溍 《重登云黄山》诗:“林辉宝灯烧,风语金鐸撼。”(2).虚浮不实的话。 汉 焦赣 《易林·咸之颐》:“华言风语,自相詿误。” 清 黄遵宪 《九姓渔船曲》:“纷纷礼法言如雨,风语华言相詿误。”...
狐穴的意思:元 周达观 《诚斋杂记》:“ 唐 末有 乔子旷 者,能诗,喜用僻事,时人谓之 狐穴诗人 。”后因以“狐穴”喻僻典。 清 孙枝蔚 《题仙舟图次黄仙裳韵》:“工吟每耻搜狐穴,设酒偏思傍钓磯。”...
来处的意思:谓来而安处。《诗·大雅·凫鹥》:“鳧鷖在渚,公尸来燕来处。” 毛 传:“处,止也。” 郑玄 笺:“其来燕似若止得其处。”(1).所来的地方。 唐 郑谷 《石门山泉》诗:“云边野客穷来处,石上寒猿见落时。”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二折:“你来处来,去处去,休迷了正道。”(2).指来历,出处。指引文或典故的来源。 宋 黄庭坚 《答洪驹文书》之二:“ 老杜 作诗, 退之 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宋 王楙 《野客丛书·未渠央》:“今人诗句多用未渠央事,往往不究来处。”...
梦回的意思:见“ 梦迴 ”。亦作“ 梦回 ”。从梦中醒来。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任中宣梦水神持镜》:“梦一道士赤衣乘龙,诣 中宣 ,言:此镜乃水府至寳,出世有期,今当归我矣。 中宣 因问姓氏,但笑而不答,持镜而去。梦迴,亟视篋中,已失所在。” 南唐 李璟 《摊破浣溪沙》词之二:“细雨梦回 鸡塞 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依阑干。” 宋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径曲梦迴人杳,闺深珮冷魂销。” 巴金 《静夜的悲剧...
莫是的意思:莫非是;或许是。 唐 窦常 《奉寄辰州房使君郎中》诗:“何妨密旨先符竹,莫是除书误姓名。”《朱子语类》卷十九:“ 孟子 所谓求放心,集义所生,莫是立根本处否?”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八月上浣解印别同官席上赋》词:“莫是散场 优孟 ,又似下棚傀儡,脱了戏衫还。”《水浒传》第十二回:“你莫是绰号唤做 青面兽 的?”...
塔铃的意思:佛塔上的风铃。 明 周永年 《泖塔上作》诗:“塔铃译佛语,簷鸟调天风。”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引 藜村 《鸡鸣棣访友》诗:“欲辨 六朝 踪,风乱塔铃语。”...
讨春的意思:(1).游春,探春。 唐 陆龟蒙 有《闔閭城北有卖花翁讨春之士往往造焉因招袭美》诗。 清 钱谦益 《赠陆墓邵叟是僧弥之父》诗:“忙为市南行药去,閒从城北讨春还。” 清 黄景仁 《广陵杂诗》:“讨春何限好,其奈晚秋何!”(2).算命,打卦。《西游记》第九回:“龙王道:‘有,有,有!但是一个掉嘴口讨春的先生。’”...
听取的意思:◎ 听取 tīngqǔ[listen to;hear] 接受;听[意见、反映、汇报等]听取汇报...
云散的意思:◎ 云散 yúnsàn[disappear] 像天空的云那样四处散开。比喻曾经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各个地方旧友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