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东湖浚天渊长老伯仲赏析

寄东湖浚天渊长老伯仲

元末明初 · 丁鹤年
平湖一鉴涵空明,千鬟照影群峰晴。
慈云或将花雨过,幽泉尽学松涛鸣。
清猿对户忽长啸,老鹤下阶时独行。
何人最得此中趣,无着天亲好弟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湖光山色图。"平湖一鉴涵空明",开篇即以广阔的湖面映照天空,展现出湖水的清澈与空灵。"千鬟照影群峰晴",比喻群山倒映在湖水中,如同千百个秀发女子的倩影,晴日下更显峻岭的挺拔和明媚。

"慈云或将花雨过,幽泉尽学松涛鸣",通过描绘云彩带着花雨飘过,泉水模仿松涛声,赋予自然景物以生机和动态感,诗人借此传达出一种禅意的和谐与宁静。

"清猿对户忽长啸,老鹤下阶时独行",进一步描绘了湖边动物的活动,清脆的猿鸣和孤独的老鹤,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野趣。

最后,诗人以"何人最得此中趣,无着天亲好弟兄"收束,表达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欣赏,同时也寓言般地表达了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理想境界,以及对友人浚天渊长老伯仲的亲近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湖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山水诗。

词语解释

长啸的意思:(1).大声呼叫。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宋 岳飞 《满江红·写怀》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许地山 《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2).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古人常以此述志。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顾盼遗光采,长啸气若兰。”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向闻长啸月下,韵甚清激,私心奉慕,愿接清论。” 宋 苏轼 《和林子中待制》:“早晚 渊明 赋《归去》,浩歌长啸老 斜川 。”《群音...

慈云的意思:佛教语。比喻慈悲心怀如云之广被世界、众生。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慈云吐泽,法雨垂凉。” 唐太宗 《三藏圣教序》:“引慈云於西极,注法雨於东陲。” 明 崔子忠 《送僧归滇南》诗:“兵戈前路息,万里忆慈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仰藉慈云之庇,庶宽雷部之刑。”...

弟兄的意思:◎ 弟兄 dìxiong(1) [brothers] 弟弟和哥哥亲弟兄(2) 也用作朋友之间的称呼...

独行的意思:◎ 独行 dúxíng(1) [solitary]∶一个人走路踽踽独行(2) [practise his path independently]∶坚持按自己的主张做独行其是...

涵空的意思:指水映天空。 唐 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诗:“千里涵空照水魂,万枝破鼻团香雪。” 清 林则徐 《中秋嶰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天培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涵空一白十万顷,浄洗素练悬沧洲。”...

空明的意思:(1).空旷澄澈。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航 北湖 之空明,覷鳞介之惊透。” 宋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特指月光下的清波。 宋 苏轼 《前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3).指空旷澄净的天空。 宋 苏轼 《海市》诗:“东方云海空復空,羣仙出没空明中。”(4).指洞澈而灵明的心性。 宋 苏辙 《读旧诗》诗:“老人不用多言语,一点空明万法师。”(5).形容心性洞澈而灵明。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诚知书...

亲好的意思:(1).亲朋好友。 南朝 宋 鲍照 《代邽街行》:“念我捨乡俗,亲好久乖违。”《北齐书·文襄帝纪》:“君门眷属可以无患,宠妻爱子亦送相还,仍为通家,共成亲好。” 南朝 梁 任昉 《赠郭桐庐》诗:“亲好自斯絶,孤游从此辞。”(2).亲密友好。《北史·王谊传》:“詔曰:‘ 谊有周 之世,早预人伦,朕共游庠序,遂相亲好。’”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夫为商,与里人共财出贩,深相亲好,至通家往来。”...

松涛的意思:[释义](名)松树被风吹动时所发出的像波涛一样的声音。 [构成]偏正式:松(涛...

天亲的意思:(1).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血亲。《隋书·杨庆传》:“ 娄敬 之与 汉高 ,殊非血胤; 吕布 之於 董卓 ,良异天亲。”《醒世姻缘传》第三一回:“起初也只互相喫那异姓,后来骨肉天亲即父子兄弟、夫妇亲戚,得空杀了就喫。”《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那 项王 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 汉王 岂不深知?岂有以父子天亲这等赌气斗智的?”(2).人名。即 世亲 。古 印度 佛教哲学家,大乘佛教瑜伽宗开创者 无著 之弟。 唐 王维 《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诗:“ 无著 、 天亲 弟与兄, 嵩邱 兰若一峯晴。”...

无着的意思:◎ 无着 wúzhāo[without assured source] 没有落脚依靠之处无着入手...

幽泉的意思:(1).幽深隐僻的泉水。 晋 左思 《魏都赋》:“潜龙浮景,而幽泉高镜。”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幽泉怪石,无远不到。”(2).指阴间地府。 南朝 梁 江淹 《伤爱子赋》:“伤弱子之冥冥,独幽泉兮而永閟。”《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请重鞫 正义 死由,雪冤气於幽泉,诛姦臣於白日。” 明 王世贞 《鸣凤记·忠良会边》:“当此际誓丧幽泉,岂料微躯还见。”(3).借指死者。《陈书·世祖纪》:“朕所以兴言永日,思慰幽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