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家杂诗(其四)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荒草春茫茫,言寻大夫墓。
两海风马牛,魂归自何所。
散民怯公战,矫以鹤轩拒。
懿公死社稷,玦矢志先谕。
伤哉空国走,不见舆尸旅。
刲腹作黄肠,呼天心独苦。
有臣乃若此,足以知其主。
卫国君臣乖,十世余殃注。
亡虏幸偷生,有言皆粪土。
苌弘血在蜀,精卫翔漳渚。
神化妙难量,吾言公傥许。
两海风马牛,魂归自何所。
散民怯公战,矫以鹤轩拒。
懿公死社稷,玦矢志先谕。
伤哉空国走,不见舆尸旅。
刲腹作黄肠,呼天心独苦。
有臣乃若此,足以知其主。
卫国君臣乖,十世余殃注。
亡虏幸偷生,有言皆粪土。
苌弘血在蜀,精卫翔漳渚。
神化妙难量,吾言公傥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感伤的画面,诗人沈曾植在春天的原野上寻找一位大夫的墓地,感慨其生前的境遇与身后事。"两海风马牛"象征着世事变迁,不知魂魄何处安息。提到大夫因百姓畏惧战争而被迫抵抗,以鹤为车驾的形象,显示了他的高尚节操。诗人哀叹大夫为国捐躯,但民众未能见证他的英勇,只有空荡荡的国家和孤独的遗志。"刲腹作黄肠"暗指悲壮的牺牲,诗人内心痛苦,感叹君臣离心,导致卫国十世蒙受灾难。对于那些苟且偷生的败军,诗人的评价极低,认为他们的言论毫无价值。最后,诗人引用苌弘和精卫的典故,表达对忠诚与坚韧精神的敬仰,认为神灵的力量难以估量,自己的感慨或许能引起共鸣。整首诗情感深沉,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忠贞之士的敬仰和对时局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