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挽邓太翁兼唁远游明府四首(其三)赏析

挽邓太翁兼唁远游明府四首(其三)

明 · 胡应麟
政尔生刍隔,将无宿草茸。
孤亭徐孺子,大厦郭林宗。
素旐霜华薄,丹旌露色浓。
异时铭太史,不受汉亭封。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

“政尔生刍隔,将无宿草茸。”这两句以“生刍”和“宿草”为喻,生动地描绘了逝者与生者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生刍,即新鲜的草,常用来比喻祭品或悼念之物;宿草,则指经过一夜生长的草,象征着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延续。通过这两种意象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怀念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孤亭徐孺子,大厦郭林宗。”这两句运用典故,分别引用了徐孺子和郭林宗的故事。徐孺子是东汉时期著名的隐士,以高洁的品德和不问世事的生活态度著称;郭林宗则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以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学问闻名。在这里,诗人将逝者比作徐孺子和郭林宗,赞扬了逝者高尚的品格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忆。

“素旐霜华薄,丹旌露色浓。”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丧礼的场景。素旐,即白色的丧旗,象征哀悼之情;霜华薄,形容霜花稀疏,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丹旌,即红色的丧旗,象征着对逝者的尊敬和纪念;露色浓,形容露水浓厚,寓意着哀思的深沉和情感的凝聚。这两句通过色彩和自然景象的对比,展现了丧礼的庄严与哀痛。

“异时铭太史,不受汉亭封。”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身后荣誉的期待与尊重。太史,古代官职,负责记录历史和撰写史书;汉亭封,指的是汉代的封赏制度。诗人希望在逝者身后,能够得到公正的历史评价和应有的荣誉,但同时又强调了对个人名利的淡泊,体现了对逝者人格的崇高敬仰和对道德品质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简要回顾和对其精神世界的深刻赞美,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美好品德的永恒颂扬。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