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端画楚水推篷墨竹为郑簿贤题
明 · 倪谦
长竿半入空,短竿如卧龙。
张氏之子笔意工,题作楚水推烟篷。
篷窗所见仅如许,外此目力焉能穷。
想当倚棹湘江渚,密叶翛翛翠含雨,中有钩辀鹧鸪语。
隔岸何人吹紫箫,彩凤迎风欲飞举。
郑虔之清如此君,岁寒高节夐出群。
并刀入手为持赠,截取湘皋半亩云。
张氏之子笔意工,题作楚水推烟篷。
篷窗所见仅如许,外此目力焉能穷。
想当倚棹湘江渚,密叶翛翛翠含雨,中有钩辀鹧鸪语。
隔岸何人吹紫箫,彩凤迎风欲飞举。
郑虔之清如此君,岁寒高节夐出群。
并刀入手为持赠,截取湘皋半亩云。
鉴赏
这首明代倪谦的诗《张廷端画楚水推篷墨竹为郑簿贤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墨竹画面。诗人首先以"长竿半入空,短竿如卧龙"起笔,形象地刻画了竹竿在画中的姿态,既有动态感又富有静态美。接着,他赞赏画家张氏之子的笔触精湛,将画面比作楚水上的烟篷,暗示了画面的意境深远。
诗人通过"篷窗所见仅如许"表达了对画中景象的惊叹,认为观者的眼力难以穷尽其丰富细节。他想象画中人可能正泊舟湘江,周围是翠绿的竹叶和湿润的空气,还传来鹧鸪的鸣叫,增添了画面的自然生机。
"隔岸何人吹紫箫,彩凤迎风欲飞举"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音乐与神话元素,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将画家郑虔的品格与画作相提并论,赞美他的清雅如同画中景致,高洁的节操超越常人。
最后,诗人以"并刀入手为持赠,截取湘皋半亩云"收尾,既是对画作的赞美,也是对画家技艺的肯定,寓意这幅画作如同名刀般珍贵,凝聚了画家的心血和才情。整首诗通过对画面的细腻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倪谦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深刻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