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杭形胜
唐 · 白居易
馀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
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
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
注释
馀杭:古代地名,即现在的杭州。形胜:地形优越,景色优美。
四方无:没有哪个地方能比得上。
州傍青山县枕湖:州指杭州,县指余杭县,意为杭州周围是青山,县城则靠在湖边。
绕郭荷花:郭,外城,这里指城市周边。
拂城松树:松树轻轻擦过城墙,形容松树之多。
梦儿亭:古时的亭子,与谢安有关,谢安是东晋名士。
教妓楼:古代供乐妓居住和表演的楼阁。
新道姓苏:新近以苏姓人命名,可能指的是当时的地方官员或名人。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余杭的太守。
风光不称:风光与人的状态不相配。
白髭须:白色的胡须,代指年纪大。
翻译
余杭这个地方风景独特,无与伦比,城市依傍着青翠的山峦,县城则靠在湖泊之畔。荷花环绕城市的边界绵延三十里,松树拂过城墙多达一千株。
梦儿亭历史悠久,相传与名人谢安有关,而教妓楼则是新建的,以苏姓人命名。
只有这里的太守年纪太大,这样的风光似乎不太适合他那满头的白胡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城池的美丽景色和繁华气息。开篇“馀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两句,写出了城池的壮观和地理位置,其中“馀杭形胜”指的是城池的坚固与美丽,而“州傍青山县枕湖”则勾勒出一幅城邑依山傍水的画面。
接下来的“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两句,更进一步描写了城市周围的自然景观。荷花和松树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物,分别代表着高洁与坚韧,这里的数量“三十里”和“一千株”,则突出了这座城池四周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中间两句“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提到了两个具体的地标建筑——梦儿亭和教妓楼。这两处地点都有其历史文化的积淀,梦儿亭可能与历史上的某个故事或人物相关联,而教妓楼则是学习的地方,这里提及它们的名字,既是对地方文化的赞美,也是对知识传承的一种肯定。
最后两句“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年迈官员的同情。这里的“使君”指的是地方官员,“年太老”则意味着这位官员已经步入暮年,而“风光不称白髭须”则是说这份美好的景致与官员的白发不相称,即便有再多的繁华也抵不过时光带走的青春与活力。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不仅描绘了一个地方的自然风貌和文化底蕴,同时也抒发了对岁月变迁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古典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