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张子正运使所藏杨德懋山居老闲图仍次元韵四首(其四)赏析

题张子正运使所藏杨德懋山居老闲图仍次元韵四首(其四)

金末元初 · 王寂
张侯诗敏落黄閒,杨丈规摹逼老关。
二妙通灵恐仙去,夜窗风雨要防闲。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王寂对张子正运使所收藏的杨德懋《山居老闲图》的题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和赞赏。

首句“张侯诗敏落黄閒”,以“敏落”形容张子正的诗歌才华,巧妙地将“敏”与“落”结合,既表现了诗人的敏捷才思,也暗示了作品的深沉意味。“黄閒”则可能是指作品中的某种色彩或氛围,通过这一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张子正作品独特风格的欣赏。

接着,“杨丈规摹逼老关”,赞美杨德懋的绘画技艺高超,能够逼真地模仿前辈大师的风格,尤其是“逼老关”三字,形象地描绘出杨德懋在艺术上的追求和成就,仿佛他正站在艺术的巅峰,与古代大师相接。

“二妙通灵恐仙去,夜窗风雨要防闲”,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两位艺术家作品的评价。通过“二妙”(指张子正和杨德懋)的通灵之能,暗示他们的作品具有超凡脱俗的魅力,甚至让人担心他们会因艺术的魔力而脱离尘世,成为仙人。同时,诗人提醒人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外界干扰,以免影响对作品的真正理解与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高度赞扬了张子正和杨德懋的艺术成就,还巧妙地融入了对艺术创作过程的思考,以及对艺术作品价值的深刻认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

词语解释

二妙的意思:(1).称同时以才艺著名的二人。(1)指 晋 卫瓘 、 索靖 。《晋书·卫瓘传》:“ 瓘 学问深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 敦煌 索靖 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臺二妙’。”(2)指 唐 韦维 、 宋之问 。《新唐书·韦维传》:“﹝ 韦维 ﹞迁户部郎中,善裁剖,时员外 宋之问 善诗,故时称‘户部二妙’。”(3)指 宋 艾淑 、 陈容 。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卷四:“﹝ 艾淑 ﹞善画竹,与 陈所翁 同舍画龙,俱得名,时称六馆二妙。”(4)指 金 段克己 段成己 《四库全书总目·总集类三·二妙集》:...

防闲的意思:防,堤也,用于制水;闲,圈栏也,用于制兽。引申为防备和禁阻。《诗·齐风·敝笱序》:“ 齐 人恶 鲁桓公 微弱,不能防闲 文姜 ,使至淫乱,为二国患焉。”《后汉书·列女传·孝女叔先雄》:“家人每防闲之,经百许日后稍懈, 雄 因乘小船,於父墯处慟哭,遂自投水死。”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五:“他们相处越久,就越融洽,可是他们却被猜忌了,被防闲了。”...

风雨的意思:(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

规摹的意思:见“ 规模 ”。...

通灵的意思:(1).通于神灵。 汉 班固 《幽通赋》:“精通灵而感物兮,神动气而入微。”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包山祠》:“自非通灵才,敢陟羣仙峯。”《西湖二集·文昌司怜才慢注录籍》:“若是説好,便通灵起感应,香火繁盛起来。” 郁达夫 《为霭民先生题经公致渊画松》诗之二:“六法通灵力有餘,暮年点笔势凌虚。”(2).善于应变;不拘泥。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回仙》:“吾得道年五十,第一度 郭上灶 ,第二度 赵仙姑 。 郭 性顽钝,只与追钱延年之法; 赵 性通灵,随吾左右。”(3).消息来得快;来源...

仙去的意思:亦作“僊去”。1.成仙而去。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至蚕时,有神女夜至,助客养蚕……繅讫,女与客俱仙去,莫知所如。”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 彭祖 之弟子﹞七八人,皆歷数百岁,在 殷 而各仙去。” 宋 曾巩 《仙都观三门记》:“ 建昌军 南城县 僊都观 ,世传 麻姑 於此僊去,故立祠在焉。” 清 吴伟业 《过淮阴有感》诗之二:“我本 淮王 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2).去世。死的婉辞。 宋 无名氏 《仁宗御容赴景陵宫奉安导引》词:“彩云縹緲,海上隐三山,仙去莫能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