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比与成父别谓先行矣及再至溧阳则犹未也留数日与之同归用雪中怀家之韵赏析

比与成父别谓先行矣及再至溧阳则犹未也留数日与之同归用雪中怀家之韵

宋 · 赵蕃
分携决意归先我,邂逅尚留翻挽渠。
已是常饥思稚子,更逾三月欠家书。
岁云莫矣嗟何及,归去来兮计莫如。
壮志渡江思击楫,老怀寻壑愿巾车。

注释

分携:一同离开。
决意:坚定决定。
归先我:比我早回。
邂逅:偶然相遇。
尚:还。
翻挽:挽留。
常饥:经常饥饿。
思:想念。
稚子:幼小的孩子。
欠:缺少。
家书:家信。
岁云莫矣:岁月已晚。
嗟何及:感叹无及。
归去来兮:回去吧。
计莫如:计划不如早做。
壮志:豪情壮志。
渡江:渡过长江。
击楫:击打船桨,表示决心。
老怀:老年的思绪。
寻壑:游览山谷。
愿巾车:希望乘坐轻便马车。

翻译

他坚决地决定先我一步回家,即使偶遇也会尽力挽留。
长久以来,我常常想念幼子,已经三个月没有收到家书了。
时光荏苒,感叹无法及时归去,还是尽快计划吧。
壮志未酬,我想着要像当年渡江时那样激励自己,而年迈的我只愿驾车游山寻壑。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赵蕃与成父分别时的情景,以及随后的情感变化。首句"分携决意归先我"描绘了成父决定先行回家,而诗人自己则稍后才动身。"邂逅尚留翻挽渠"写诗人即使偶遇,仍试图挽留成父一同返回,显示出深厚的亲情。

"已是常饥思稚子"表达了诗人对家中孩子的思念,长期在外,孩子的生活和成长让他牵挂不已。"更逾三月欠家书"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家的渴望,因为长时间没有收到家书,心中更加焦急。

"岁云莫矣嗟何及"感叹时光匆匆,意识到已经到了年终,回家的计划却未能及时实施。"归去来兮计莫如"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回家的决心与现实的困难形成对比。

最后两句"壮志渡江思击楫,老怀寻壑愿巾车",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想要像当年渡江击楫那样勇往直前,而现在则是希望能乘坐老翁所乘的巾车,回归田园,满足老年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离别的不舍,又有对家庭的深深挂念,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