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画龙天始明
宋末元初 · 方回
落月犹馀彩,荒村已几过。
店明灯透壁,石响马升坡。
起早寒多嗽,忘劳暗自歌。
老夫亦小憩,霜重手频呵。
店明灯透壁,石响马升坡。
起早寒多嗽,忘劳暗自歌。
老夫亦小憩,霜重手频呵。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落月:下落的月亮。犹馀彩:仍有余晖。
荒村:荒废的村庄。
过:经过。
店明:旅馆灯光明亮。
灯透壁:灯光穿透墙壁。
石响:石头路的声音。
马升坡:马匹上坡。
起早:清晨起身。
寒多嗽:寒冷导致咳嗽多。
忘劳:忘记疲劳。
暗自歌:默默地唱歌。
小憩:短暂休息。
霜重:霜冻严重。
手频呵:频繁呵气暖手。
翻译
月亮落下还留有余晖,我已路过多少荒凉村落。旅馆灯光穿透墙壁,石头路上马蹄声响起,马正上坡。
清晨起来寒气重,咳嗽连连,尽管劳累却默默歌唱。
我这老者也稍作休息,手因霜冻频繁呵气取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乡村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这一刻的宁静与孤寂。"落月犹馀彩,荒村已几过"中,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远之美,同时“荒村”二字则表明这是一处偏僻而又被时光遗忘的地方。
接下来的"店明灯透壁,石响马升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冷清。"店明灯"透过墙壁,投射出淡淡的光线,而远处传来的是马蹄铁击打在石头上的回声,以及马匹缓慢地攀登山坡的声音,这些细节都极大地增强了画面感。
诗人随后写道"起早寒多嗽,忘劳暗自歌"。这里表达了一种生活的艰辛与孤独,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一份超然和自得其乐。在这个清冷的秋夜里,即使面对着早晨的严寒和身体的不适,诗人依旧选择起床,用歌声来忘却劳累。
最后两句"老夫亦小憩,霜重手频呵"则是对老年生活状态的一种写照。诗人自称“老夫”,表明自己已经步入晚年,但即便如此,他仍旧保持着一种孩子般的好奇与活力,这种生动的形象让人感受到生命力的坚韧不拔。同时,"霜重手频呵"则是对严寒天气下老人生活的一种刻画,那颤抖的手势和呼出的热气,都在传递着一种对抗严寒、维持生存的努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乡村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态度。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赞颂,更是一种内心世界的写照,反映出诗人在面对艰难困苦时所表现出的坚韧与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