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行
谋略迈颇牧,边邮遏虔刘。
车声动山岳,马势吞河流。
甲光耀白日,锋刃横霜秋。
有如山压卵,执丑歼渠酋。
戒誓同一心,天诛敢停留。
此功少不建,实贻汉家羞。
马革裹尸返,永作忠烈俦。
狄人轻生心亦雄,挥戈挑战辕门东。
我师进退视鼓节,鼓人捶鼓兵交锋。
杀声动地若霹雳,积尸压塞流腥红。
可怜天意不祚汉,六军却堕边尘中。
狄人得意猛如虎,椎牛酾酒张威风。
虽无金印悬肘后,不与李陵降虏同。
干云壮气凭谁知,踢碎燕然空怨时。
时违命蹇骓不逝,龙韬读尽将何为。
君不见青海头,髑髅叠叠如山邱。
又不见赤壁前,天阴鬼哭声溅溅。
人生穷达命已安,百战始验封侯难。
凭君莫话麒麟事,话著令人心更酸。
鉴赏
这首《出师行》是明代诗人苏葵的佳作,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古代将领出征的壮丽场景和对战争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的“佩金印,拥碧油”两句,以金印和碧油象征着将军的显赫地位和权力,展现出将军的威严形象。“谋略迈颇牧,边邮遏虔刘”则赞扬了将军的卓越军事才能,能够制定高明的战略,有效遏制敌人的入侵。
接着,“车声动山岳,马势吞河流”描绘了军队出征时的壮观场面,车辆轰鸣如同震动山岳,战马奔腾仿佛吞没河流,展现了军队的强大气势。“甲光耀白日,锋刃横霜秋”则通过甲胄的光芒和锋利的兵器,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紧张氛围。
“有如山压卵,执丑歼渠酋”形象地描述了军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威力,如同高山压倒小卵,轻易地消灭敌人首领。“戒誓同一心,天诛敢停留”表达了将士们共同的决心和对正义的坚守,即使面对天灾也不退缩。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开始探讨战争的残酷性和命运的无常。“此功少不建,实贻汉家羞”表达了对未能建立功勋的遗憾和对国家的歉疚。“马革裹尸返,永作忠烈俦”则是对英勇牺牲的将士们的哀悼和赞美,他们将以忠烈之名永垂青史。
接下来,“狄人轻生心亦雄,挥戈挑战辕门东”描绘了敌人的勇猛和对胜利的渴望。“我师进退视鼓节,鼓人捶鼓兵交锋”展示了军队的纪律性和指挥官的智慧,通过鼓声来协调士兵的行动。“杀声动地若霹雳,积尸压塞流腥红”则生动地描绘了战场上的血腥和惨烈。
“可怜天意不祚汉,六军却堕边尘中”表达了对战争结果的无奈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狄人得意猛如虎,椎牛酾酒张威风”描绘了敌人的得胜狂欢,而“虽无金印悬肘后,不与李陵降虏同”则赞扬了那些坚守节操、不投降的将领。
最后,“干云壮气凭谁知,踢碎燕然空怨时”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时违命蹇骓不逝,龙韬读尽将何为”则反映了对命运无常和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君不见青海头,髑髅叠叠如山邱。又不见赤壁前,天阴鬼哭声溅溅”通过青海和赤壁的历史典故,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人生穷达命已安,百战始验封侯难”表达了对人生起伏和功名难求的深思。“凭君莫话麒麟事,话著令人心更酸”则是对历史英雄故事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和平,避免战争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颂扬、对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