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殷山人说易后归幽墅
唐 · 孟郊
夫子说天地,若与灵龟言。
幽幽人不知,一一予所敦。
秋月吐白夜,凉风韵清源。
旁通忽已远,神感寂不喧。
一悟祛万结,夕怀倾朝烦。
旅辀无停波,别马嘶去辕。
殷勤荒草士,会有知己论。
幽幽人不知,一一予所敦。
秋月吐白夜,凉风韵清源。
旁通忽已远,神感寂不喧。
一悟祛万结,夕怀倾朝烦。
旅辀无停波,别马嘶去辕。
殷勤荒草士,会有知己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夫子:先生。灵龟:智慧的象征。
幽幽:深沉。
敦:打动。
秋月:明亮的月亮。
韵:吹拂。
旁通:思绪飘忽。
神感:心灵感应。
祛:消除。
夕怀:夜晚的心情。
旅辀:旅途中的车。
别马:离别的马。
荒草士:荒野之人。
知己论:知音的交谈。
翻译
先生谈论天地,就像对灵龟诉说。深沉的话语无人知晓,却深深打动我心。
秋月洒下皎洁,凉风吹过清澈的源头。
思绪忽然飘向远方,心灵感应静谧无声。
一旦领悟,万千纠结尽消,夜晚的心情也轻松许多。
旅途中的车轮不停歇,离别的马儿嘶鸣着离开车辕。
深情地对待荒野之人,期待能遇到知音共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名为《赠别殷山人说易后归幽墅》。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朋友离别之情的抒发。
"夫子说天地,若与灵龟言。幽幽人不知,一一予所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有着深刻的理解,如同古代圣贤与神灵交流一般,而这种理解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是诗人内心深处的领悟。
"秋月吐白夜,凉风韵清源。旁通忽已远,神感寂不喧。"
这四句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美丽画面:明亮的秋月洒满了夜空,凉爽的秋风带着水流的声音,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旁通忽已远"可能是指诗人在自然中漫步,感受到一种超越物我之隔的境界,而这种感觉又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一悟祛万结,夕怀倾朝烦。旅辀无停波,别马嘶去辕。"
这四句则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情感。一旦有所悟解,内心的种种困惑和烦恼都烟消云散。然而这种理解又是建立在与朋友告别的痛苦之上,"旅辀无停波"形容的是不断的旅途生活,而"别马嘶去辕"则是对即将离别时刻的心情写照。
"殷勤荒草士,会有知己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殷切的思念和期望,即使在荒凉的野地中,也期待能够遇到知心的友人,以便共同探讨生命和宇宙的奥秘。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哲学思考,更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朋友离别之情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交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