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西樵山行作(其二)赏析

西樵山行作(其二)

明 · 区大相
逍遥彩云际,窈窕春山阿。
灌木见垂葛,孤村闻伐柯。
烟霞尘事少,水石野情多。
若问东山意,其如风月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樵山行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逍遥彩云际,窈窕春山阿”以“逍遥”二字开篇,赋予了云彩和山峰以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生命力,仿佛它们在彩云之间轻盈地游走,又在春日的山脚下蜿蜒前行,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美好。

接着,“灌木见垂葛,孤村闻伐柯”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山行的氛围。灌木丛中垂下的葛藤,孤零零的村庄里传来的砍柴声,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生活的朴素与真实。

“烟霞尘事少,水石野情多”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对尘世烦恼的淡然态度。烟霞缭绕,尘世的喧嚣似乎离得很远,而水石间流淌着的自然之音,却让人心生欢喜,感受到一种纯粹而深沉的情感。

最后,“若问东山意,其如风月何”以问句收尾,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东山(这里可能指代更广阔的精神世界或理想之地)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和不舍。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深处那份追求自由、宁静生活愿望的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漫步于西樵山间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