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竹治
宋 · 张继先
有兴来登最上山,真风长在可跻攀。
世间浊质能相信,云外清游岂肯闲。
怪石欲飞明落落,惊湍直下响潺潺。
寻常众目应难见,云拥真人暗往还。
世间浊质能相信,云外清游岂肯闲。
怪石欲飞明落落,惊湍直下响潺潺。
寻常众目应难见,云拥真人暗往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有兴:兴致。最上山:最高山峰。
真风:清风。
长在:永远存在。
可跻攀:可以攀登。
世间:世上。
浊质:混浊环境。
能相信:能相信。
云外:云外。
清游:清闲游历。
岂肯闲:怎能轻易闲着。
怪石:奇特的石头。
欲飞:仿佛要飞翔。
明落落:明亮清晰。
惊湍:急流。
响潺潺:发出潺潺声。
寻常:平常。
众目:众人目光。
应难见:难以察觉。
云拥真人:云雾缭绕真人。
暗往还:隐秘往来。
翻译
兴致勃勃时登上最高的山峰,清风永远在那里等待攀登。在这世上混浊的环境中,谁能相信真正的清净?在云外的清闲游历,怎肯轻易停下。
奇特的石头仿佛要飞翔,明亮而清晰,急流直下,发出潺潺水声。
这样的景象平常人眼中难以察觉,只有云雾缭绕中,真人隐秘地往来穿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寻访仙境的意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开篇“有兴来登最上山,真风长在可跻攀”两句,通过对高山的攀登,展现出诗人对于高洁之境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不满足于平庸生活的精神状态。
“世间浊质能相信,云外清游岂肯闲”两句,则是对比世俗与仙境的鲜明对照。诗人认为尘世中的喧嚣繁杂难以信任,而高洁之处才是心灵的归宿,不会有闲适自得的时刻。
“怪石欲飞明落落,惊湍直下响潺潺”两句,通过对山石和流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激荡与澎湃。
最后,“寻常众目应难见,云拥真人暗往还”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寻常世间之人的不屑一顾,以及对那些能够理解自己精神追求者的深情珍视。通过“云拥真人暗往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心灵伙伴的深切向往和回归。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高远,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