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假中南亭闲望
唐 · 白居易
欹沈不视事,两日门掩关。
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闲。
闲意不在远,小亭方丈间。
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
遥愧峰上云,对此尘中颜。
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闲。
闲意不在远,小亭方丈间。
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
遥愧峰上云,对此尘中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欹沈:倾斜,这里指醉酒的状态。不视事:不理政事。
吏役身:为官者的身份或职责。
方丈间:一丈见方的空间,形容亭子的小。
西檐竹梢上:西边屋檐下的竹子顶端。
太白山:中国的一座名山,位于今陕西省。
遥愧:远远地感到惭愧。
峰上云:山峰上的云彩,象征着远离尘世的纯洁。
尘中颜:世俗中人的面貌,代指自己身处尘世的状态。
翻译
斜倚沉醉不理会政事,连续两天门扉紧闭。才明白为官者的身份,不生病就无法得到清闲。
悠闲的心境不在于远方,小小的亭子一丈见方。
西边屋檐下竹梢之上,坐着就能看见太白山。
远远地愧对山峰上的云彩,面对这世俗中的容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开篇“欹沈不视事,两日门掩关”表明诗人对外界的漠然和隔绝,一心只想远离尘嚣,专注于内心的宁静与修养。而“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闲”则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感受,只有生病才能获得片刻的安静。紧接着,“闲意不在远,小亭方丈间”展示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在一个小小的亭子里实现。
“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坐在西边的窗棂旁,通过竹叶的缝隙,可以远眺太白山的雄伟。这种境界既有物质之美,又蕴含精神之享受。最后,“遥愧峰上云,对此尘中颜”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之美时的自我反省与不屑,仿佛在说,即便是在尘世间,也能拥有不输于山中的高洁。
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场生活与自然界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内心平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