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彭桐庄员外顾渚搽中翰那晋堂毓子敏诸公子游水磨沟
清 · 史善长
塞上山多却少水,听说水字心先喜。
车马联翩五六人,路径逶迤三十里。
青山露面远相迎,不曾见水已闻声。
寻源乃出山之罅,银蟒千条自空下。
自空飞下不肯留,放溜直欲奔东流。
被沟束住流不及,怒撼青天白玉楼。
谁触机心将磨置,雪花玉屑时盈器。
从此无烦夜碓勤,橐囊月足给千军。
添修台馆供游宴,六六阑干亭八面。
我来七月未飘霜,祗觉绵衣透体凉。
酒醴本来携野桡,雁凫只要取家塘。
兴酣喜傍板桥立,悔未戴来青箬笠。
顾影同怜拱揖频,拭巾自觉须眉湿。
胜地流连日易斜,雨骤风驰夜到家。
客散闭门无语坐,耳边犹听响花花。
车马联翩五六人,路径逶迤三十里。
青山露面远相迎,不曾见水已闻声。
寻源乃出山之罅,银蟒千条自空下。
自空飞下不肯留,放溜直欲奔东流。
被沟束住流不及,怒撼青天白玉楼。
谁触机心将磨置,雪花玉屑时盈器。
从此无烦夜碓勤,橐囊月足给千军。
添修台馆供游宴,六六阑干亭八面。
我来七月未飘霜,祗觉绵衣透体凉。
酒醴本来携野桡,雁凫只要取家塘。
兴酣喜傍板桥立,悔未戴来青箬笠。
顾影同怜拱揖频,拭巾自觉须眉湿。
胜地流连日易斜,雨骤风驰夜到家。
客散闭门无语坐,耳边犹听响花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水磨沟游玩的场景,展现了自然山水之美以及游玩之乐。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川的雄伟与水的灵动,通过“银蟒千条”、“自空飞下”等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水流的壮丽与自由。同时,诗人也借游玩之乐,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还穿插了对游玩装备如“野桡”、“家塘”的描述,体现了游玩的准备与乐趣。最后,诗人通过“耳边犹听响花花”的描写,将游玩的余韵延续至夜晚,营造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画面感,展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