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移刺右丞画双鹿图二首(其二)
沙外小滩圆似月,眼明双鹿噍斜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诗人赵秉文以“题移刺右丞画双鹿图二首(其二)”为题,巧妙地将自己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与想象融入其中。
首句“当年扈从直长杨”,似乎在追忆往昔,暗含着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怀念,这里的“扈从”可能指的是随从或陪同之意,“直长杨”则可能是对某位官员的尊称,或是借指某种特定的历史情境。这一句虽未直接描绘画面,却为整幅画作营造了历史与现实交织的背景。
接着,“想见秋山槲叶黄”一句,直接点明了画面的主题——秋天的山林。秋天的山林以其独特的色彩和氛围,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享受和深邃的情感体验。“槲叶黄”不仅描绘了槲树叶子在秋风中逐渐变黄的景象,也暗示了季节更迭的自然规律,以及由此引发的时光流逝之感。
“沙外小滩圆似月”一句,将视线转向了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沙滩上的小滩被描绘得如同满月一般,既突出了月光的皎洁与沙滩的平滑,又通过比喻手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这样的描绘,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最后,“眼明双鹿噍斜阳”一句,将焦点集中在了画面的主体——双鹿上。这两只鹿在夕阳的余晖中悠闲地吃草,不仅体现了生命的和谐与自然的宁静,也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与宁静。通过“眼明”二字,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这一场景的赞叹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情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不仅描绘了具体的画面,还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
词语解释
长杨的意思:(1).亦作“ 长扬 ”。 长杨宫 的省称。 汉 扬雄 《长杨赋》:“振师 五柞 ,习马 长杨 。” 唐 杜牧 《杜秋娘》诗:“ 长杨 射熊羆,武帐弄哑咿。” 宋 秦观 《韦元成论》:“﹝ 元帝 ﹞ 永元 中幸 长扬 射熊馆 ,布车骑大猎,则是宫室宴享之事,未能如礼也。” 明 高启 《少年行》之一:“官侍 长扬 拜夕郎,况凭内宠在椒房。” 清 洪昇 《长生殿·禊游》:“传声报戚里,今日幸 长扬 。”参见“ 长杨宫 ”。(2).连绵的杨柳。《文选·潘岳<闲居赋>》:“长杨映沼,芳枳树篱。” 刘良...
从直的意思:从实。《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阿哥从直些吧,不嫌轻,就是阿哥的盛情了。”《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倘若问着家中事体,只是从直説了,料不吃亏。”...
当年的意思:[释义](名)就在本年,同一年。 [构成]偏正式:当(年 [例句]当年的事儿。(作定语)另见“当dānɡ”下“当年”。...
扈从的意思:◎ 扈从 hùcóng[retinue of the emperor or high official] 随侍皇帝出巡的人员扈从横行,出乎四校之中。——司马相如《上林赋》...
沙外的意思:犹言大漠以北。指北方边远地区。 南朝 宋 谢庄 《为八座江夏王请封禅表》:“拨乱寧民,应天受命,鸿徽洽于海表,威稜震乎沙外。”...
双鹿的意思:见“ 双陆 ”。...
想见的意思:◎ 想见 xiǎngjiàn[gather;infer] 经过推测得出结论从中可以想见生活的艰难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斜阳的意思:◎ 斜阳 xiéyáng[setting sun]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眼明的意思:(1).眼力好;看得清楚。 唐 白居易 《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诗:“头白喜抛黄草峡,眼明惊坼紫泥书。” 宋 陆游 《新辟小园》诗之二:“眼明身健残年足,饭软茶甘万事忘。”(2).犹眼红。激怒的样子。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仇人相见,本来格外眼明,况且是相逢狭路。”(3).方言。羡慕。 韩起祥 《刘巧团圆》:“她不满意咱,咱也不眼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