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送董佥事之大同
明 · 王世贞
盘雕锦袍铁䯀骢,绣旗双飐桃花红。
董家南塘聊一出,万舸不敢乘春风。
健儿百战髓力尽,天子高卧咸阳宫。
抚髀之对何匆匆,谁夺我公向云中。
南粤王头阙下矣,六裸北首穹庐空。
代人巷贺吴人哭,安得分身来救侬。
剑歌大白须满饮,天下健者唯董公,呜呼天下健者唯董公。
董家南塘聊一出,万舸不敢乘春风。
健儿百战髓力尽,天子高卧咸阳宫。
抚髀之对何匆匆,谁夺我公向云中。
南粤王头阙下矣,六裸北首穹庐空。
代人巷贺吴人哭,安得分身来救侬。
剑歌大白须满饮,天下健者唯董公,呜呼天下健者唯董公。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歌送董佥事之大同》描绘了一幅董公出行的壮丽场景。首句“盘雕锦袍铁䯀骢,绣旗双飐桃花红”以华丽的服饰和鲜艳的旗帜烘托出董公的威仪与气势,如同春风中的英雄。接下来,“董家南塘聊一出,万舸不敢乘春风”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畏,即使众多船只也不敢与他争锋。
诗中通过“健儿百战髓力尽,天子高卧咸阳宫”暗示了董公的英勇与朝廷的疏离,他虽疲惫但仍然肩负重任。“抚髀之对何匆匆,谁夺我公向云中”表达了诗人对董公被迫离开的惋惜和对敌人的愤慨。随后,诗人借“南粤王头阙下矣,六裸北首穹庐空”描述了董公的胜利,以及敌人的败亡。
最后两句“代人巷贺吴人哭,安得分身来救侬”展现了民众对董公的复杂情感,既有欢庆又有哀叹,因为董公无法同时拯救所有人。“剑歌大白须满饮,天下健者唯董公”再次强调了他的勇猛和威望,以“呜呼天下健者唯董公”作结,表达了对这位英雄的深深敬仰。整首诗以歌的形式,赞扬了董公的英勇事迹和高尚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