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冯太常
明 · 徐渭
太常官秩俨清真,特遣南宫甲榜人。
郊祀雅篇亲得奏,伶官丽曲不同陈。
朱坛碧柳时题壁,露笋冰鲥每荐新。
想见他年赴徵处,独辞高庙步恂恂。
郊祀雅篇亲得奏,伶官丽曲不同陈。
朱坛碧柳时题壁,露笋冰鲥每荐新。
想见他年赴徵处,独辞高庙步恂恂。
鉴赏
这首诗《送冯太常》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对冯太常身份与职责的描绘,展现了其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礼乐文化上的贡献。
首联“太常官秩俨清真,特遣南宫甲榜人”,开篇即点明冯太常的职位尊崇与选任之严格,以“太常”这一古代官职的庄严性,以及“南宫甲榜人”的选拔标准,凸显了人物的非凡身份和选拔过程的严谨。
颔联“郊祀雅篇亲得奏,伶官丽曲不同陈”,进一步描述冯太常在礼乐活动中的角色与成就。通过“郊祀雅篇”与“伶官丽曲”的对比,既展现了冯太常在祭祀礼仪中的亲自参与与贡献,也暗示了他在音乐艺术上的独特造诣,使得礼乐活动更加庄重而富有美感。
颈联“朱坛碧柳时题壁,露笋冰鲥每荐新”,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冯太常在日常生活中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朱红的祭坛、碧绿的柳树、新鲜的露笋与冰鲥鱼,这些元素不仅体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冯太常在繁忙公务之余,不忘传统文化的滋养与生活情趣的追求。
尾联“想见他年赴徵处,独辞高庙步恂恂”,表达了对冯太常未来的期许与敬意。想象中,冯太常在未来的某次重要场合,独自离开高庙,步伐谨慎而庄重,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他对职责的敬畏,也彰显了其人格的高尚与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冯太常个人形象与事迹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礼乐文化、政务管理等方面的重要贡献,同时也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精神,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