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赋得峨眉山长歌寄酬刘中丞维南赏析

赋得峨眉山长歌寄酬刘中丞维南

明 · 谢榛
峨眉两山横蜀土,五岳之外更奇睹。
千年积雪净含春,几道奔泉寒迸雨。
四十阴洞生肉芝,多少仙粮谁是主。
樵苏不到云霞深,莓苔堆径色自古。
脩藤密萝覆涧户,众隐忘形淡相聚。
真仙向之引凤鸾,老衲居然伏豺虎。
神工开辟出丹青,人间画师心何苦。
李白夜行见真景,千仞峰头月半吐。
中原有客殊自惜,栈阁衰年万里隔。
恍听杜宇枕畔啼,梦魂飞越剑门驿。
山灵不识邺下狂,欲往登危虚谢屐。
锦官城高锦江碧,残照疏林扬马宅。
两汉接迹钟神秀,不餐烟火超凡格。
六朝绮丽落后尘,大方雄浑浩无息。
谋猷大展际昌期,宪台防秋坐深夕。
君不见紫微光耀圣明世,阊阖森严百灵卫。
健儿牧马尚龙荒,未许终童请缨计。
今王宵旰劳宰臣,黄钺白旄任非细。
佳政威声幕南北,材官乘障气逾锐。
纥干冻雀向日飞,太宇茫茫绝纤翳。
又不见漳河流水向东逝,野夫支筇望天际。

鉴赏

此诗《赋得峨眉山长歌寄酬刘中丞维南》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全诗以峨眉山为背景,描绘了其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同时融入了对历史、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首句“峨眉两山横蜀土”,开篇即点明峨眉山的地理位置,两座山峰横亘在蜀地,展现出其雄伟气势。接着“五岳之外更奇睹”一句,将峨眉山与五岳相提并论,强调其独特与非凡之处。

“千年积雪净含春,几道奔泉寒迸雨”描绘了峨眉山四季分明的自然景观,积雪覆盖的山峰在春天显得格外清新,而山间奔腾的泉水在寒冷的季节里溅起雨珠,生动展现了山川的动态美。

“四十阴洞生肉芝,多少仙粮谁是主”则引入了神话色彩,提到山中有生长着珍贵的肉芝,以及仙人可能留下的粮食,增添了神秘感和想象空间。

“修藤密萝覆涧户,众隐忘形淡相聚”描绘了山中藤蔓密布、幽静深邃的景象,仿佛是隐士们淡泊名利、忘却尘世的地方。

“真仙向之引凤鸾,老衲居然伏豺虎”通过仙人与僧侣的形象,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神工开辟出丹青,人间画师心何苦”将自然景观比作丹青画卷,同时也对人间画师的创作过程表示了同情与感慨。

“李白夜行见真景,千仞峰头月半吐”引用李白的诗句,借以赞美峨眉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之情。

“中原有客殊自惜,栈阁衰年万里隔”表达了对远离家乡、身处异乡的客人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岁月流逝、人生沧桑的感慨。

“恍听杜宇枕畔啼,梦魂飞越剑门驿”通过杜鹃鸟的啼鸣,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山灵不识邺下狂,欲往登危虚谢屐”表达了诗人对山灵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锦官城高锦江碧,残照疏林扬马宅”描绘了成都的繁华景象,锦江碧波荡漾,夕阳余晖洒在稀疏的树林上,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两汉接迹钟神秀,不餐烟火超凡格”赞美了两汉时期文化的辉煌,以及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精神。

“六朝绮丽落后尘,大方雄浑浩无息”对比了六朝时期的华丽与后世的宏大,强调了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变迁。

“谋猷大展际昌期,宪台防秋坐深夕”表达了对国家治理与政治清明的期待,以及对官员勤勉尽职的赞扬。

“君不见紫微光耀圣明世,阊阖森严百灵卫”引用紫微星的光芒象征帝王的圣明,阊阖门的森严象征国家的安全与秩序。

“健儿牧马尚龙荒,未许终童请缨计”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敬佩,以及对和平年代的珍惜。

“今王宵旰劳宰臣,黄钺白旄任非细”描述了当今帝王对宰相的辛勤治理,以及对军事指挥的重视。

“佳政威声幕南北,材官乘障气逾锐”赞美了良好的政治政策带来的威望与影响,以及军队的战斗力。

“纥干冻雀向日飞,太宇茫茫绝纤翳”通过纥干山上的冻雀向阳飞翔,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广阔天地的赞美。

“又不见漳河流水向东逝,野夫支筇望天际”以漳河的流水东去,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有限,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峨眉山的描绘,结合历史、自然与人文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对历史的回顾、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